见证新时代 新物件里的江苏故事|书画修复工具:让文化瑰宝重焕生机

2022年06月22日 17:22:5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以物证史,见证时代。每个物件都与时代紧密联系,它们凝聚了制作者、使用者的思考,更融入了时代的情绪与哲思,成为历史的镜像。步入新时代以来,“新物件”的诞生记录着辉煌的来时之路,更镌刻着为了初心使命而奋斗的印记。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统一联合部署,2022年4月,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组织开展“见证新时代——新物件里的江苏故事”主题活动。历时一个月,活动征集到百余件来自江苏省各地市的新物件,它们是新时代江苏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讲述者,值得品读、回味、珍藏。

书画修复工具

  书画文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财富,流传至今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神韵,更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不过,这些书画虽然十分珍贵却也无比脆弱,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容易就受到虫蚀鼠咬、腐朽发霉、脆裂碳化等“病症”的侵蚀。

  那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何以得见这些精美字画呢?这正是得益于书画修复人员的高超技艺,珍贵的文物才得以延长寿命,重新焕发生机。但是文物修复不是重新装裱文物,或给文物穿上一件新衣服那么简单,其中,书画文物的修复也往往对修复师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修旧如旧、最大信息保留、保持原裱、最小干预等等,这些对文物修复工作者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白玉是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书画修复室的一名修复师,针对古字画的修复裱装在她的工作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她常常会想:万千的古字画当中,我为什么偏偏遇到了它?而在沉睡了那么多年之后,又是什么机缘让它借我这双手来重见历史呢?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每当展开蒙尘沧桑的画幅,白玉都心存敬畏之意,一针一锥地挑起每一根绫丝、每一片碎片,让它舒展、喂它喝足了水分,脱尽了酸碱度,针锥、起子、马蹄刀、扇骨穿一一派上了用场……

  以前针对折扇的修复,人们通常是把扇面和扇骨拆开分离,将扇面改裱成镜片或是册页收藏,而破损的扇骨往往是不被重视的。文物本体得不到还原的修复装裱,其实已经违背了文物修复的完整性。所以,白玉此次决定突破以往“重扇面,轻扇骨”的修复惯例,决定将扇面和扇骨同时修复,还原其本貌。

  面对南京博物院二级文物——明清两代两把不同时期的折扇,白玉在修复过程中显得谨慎又从容。她制定了扇面清洗、揭离、补缺、全色、接笔的修复方法。同时,在扇骨的修复实践中,探寻与运用“贴肉、续筋、榫卯接骨”等古法,还原修复了扇骨断裂与缺损前的原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古人在折扇上的审美与实用价值的同时,还在修复过程中探讨与实践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其修复方法既有传统装裱的修复技法,又借鉴了竹木工艺的制作技巧,最大程度保留了折扇的完整性,使其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得以完美呈现,为今后折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法和理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修复中遇到难题是常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白玉认为工具是关键之一。经过研究传统工具的利弊,白玉在修复理念与技术上敢于创新,改进制作了修复工具。对工具的极致使用帮助她攻克了技术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避免了对文物的二次伤害,把古代书画、装裱技法、修复工具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四种因素完美融合,达到了修复、装裱的艺术再创作。

  这套修复工具承载了白玉无数个追求完美、兢兢业业的时光,更象征着新时代环境下无数个像白玉一样勤勤恳恳、精益求精的工作者们,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