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大代表、南通海安市委书记 于立忠
新征程、新一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按照省党代会、省两会部署,扛起使命、勇毅前行,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海安力量。
2021年,海安全市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持续增强,这是让我们最难以忘怀的。
我们重温历史,扎实开展红色教育,“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纪念馆、“四史”教育馆等一批红色阵地建成运行,“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纪念馆、粟裕同志纪念馆加快建设。
我们着眼当下,组建税务、律师等十大行业党委,加强各领域优秀人才、新生代人才的挂职交流,深度激活基层“两新”组织活力。
我们展望未来,组建北京(海安)商会,走进上海、南京等地海安商会“送党课”,丰富“支部+商会”工作内涵,成功举办首届乡贤大会,全面凝聚发展合力。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期待和计划中的2022年,这个词就是“改革”。在园区管理与建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领域推动“微改革”,以进一步激发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发展。具体来讲:
一、坚持将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的看家本领。切实将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转换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胜势,开展产业倍增三年行动,拓展新兴产业领域,持续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全力培育500亿级、1000亿级产业集群。
二、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城市、全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中,育先机、开新局,在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的基础上,计划今年净增55家、总数达到46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0%。
三、坚持将美丽海安作为发展的最靓底色。以全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精心规划、精美设计、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充分展现海安的自然生态之美、城乡宜居之美、人文特色之美、文明和谐之美,打造“苏中新鱼米之乡、滨海现代化之城”。
四、坚持将平安法治作为发展的强大保障。珍惜“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殊荣,全面深化平安海安、法治海安建设,加快提升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我苏网记者/谢自强 编导、海报/寇程 视频/王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