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 | 郭沫若《赠钱学森》

2021年06月17日 18:04: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点击收听▽

  

  1955年秋天,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关心下,历经长达五年时间的斗争,钱学森终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挠,举家回国,投入到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之中。1956年3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写下七律《赠钱学森》,对他的拳拳赤子心表达了崇敬之情。

  新中国的成立燃起了无数海外赤子的报国热忱,百废待兴的祖国也亟需各类人才投身建设事业。1949年12月18日,周恩来总理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热情地向海外知识分子发出“祖国需要你们”的召唤,代表新中国政府邀请在世界各地的海外知识分子回国参加建设。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成立专门机构,办理海外知识分子回国事宜。一批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科学家毅然归国,投入到火热的新中国建设中,掀起了新中国初期海外留学人员归国热潮。“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

  1938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应用力学研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远在大洋彼岸的钱学森毅然决定回国。1950年夏天,钱学森将行李以及800公斤重的书籍、笔记本装上海轮托运,随即准备全家乘坐飞机回国。然而,美国海关却非法扣留了他的行李和书籍,移民局通知他不得离境。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钱学森,把他关押起来。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不得不将其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监视。

  钱学森在美国受到迫害的消息很快传到国内,科技界人士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党中央对钱学森在美国的处境极为关心,中国政府公开发表声明,谴责美国政府监禁钱学森。为了让钱学森回到祖国,中国政府进行了5年时间的外交斗争,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与美国进行外交谈判,并不惜以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飞行员作为交换。

  1955年9月,被美国政府非法软禁长达5年之久的钱学森终于携妻子儿女,登上轮船,踏上了返回祖国的旅程。钱学森的学术助理涂元季回忆起当时与钱学森一同归国的情景说:

  上了船以后还有好多记者采访钱学森同志,他就说:我很高兴今天我要回到祖国了,我回去的目的就是建设我的祖国,让全中国人民都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特别加了“有尊严”这几个字。

  钱学森归国

  当年12月,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向党中央汇报了中国发展导弹的实施构想;第二年年初,又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对发展中国的导弹事业提出了长远规划。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钱学森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钱学森为委员。同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956年3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听了钱学森关于《喷气和火箭技术》的报告之后,激动万分,即兴写下了七律一首《赠钱学森》,对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举家回国、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大加赞叹,并祝愿中国航天早日实现“跨箭相期星际游”。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从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活跃在建设祖国的各条战线上,鞠躬尽瘁,艰苦奋斗。包括钱学森在内,还有华罗庚、师昌绪、邓稼先、梁思礼、朱光亚等等。他们中许多人舍弃了海外已有的优厚条件,义无反顾地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据统计,从1949年8月到1957年底,陆续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约有2500多人,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

  1966年,聂荣臻(右二)和钱学森(右一)主持核导弹发射试验

(系列融媒体产品《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江苏广播、大蓝鲸App采写制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