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青春⑥|“我要把你们送到前线去打胜仗!”19岁姑娘奋臂摇橹送“亲人”过大江

2021年05月04日 06:30:5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征程,无数革命先辈为了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而舍生忘死、奉献青春。4月19日,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寄语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苏网推出《永不褪色的青春》专题策划,带您重温江苏儿女积极投身革命的英勇事迹,感悟红色岁月中质朴动人的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


  1949年4月22日傍晚时分,江面上一艘载着20多名解放军战士的小木船,正奋力冲向长江南岸敌占区,奋臂摇橹的是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  

  这张历史照片由新华社已故高级记者邹健东拍摄,名为《我送亲人过大江》。

《我送亲人过大江》

  72年前的春天,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其中离不开无数支前船工的付出。他们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条船和一股信念,在枪林弹雨中划出了一条胜利的路,照片中的“大辫子姑娘”颜红英正是其中一位。

  “怕什么,不怕!我要把你们送到前线去打胜仗!”

  颜红英,扬州宝应人,家中从事水上运输,其父亲颜建法常常带着她和二女儿颜根兄用自家的5吨木船在泰州一带运送货物。1949年4月初,颜红英和父亲、妹妹送小麦到泰州时得知,解放军在调集船只,准备横渡长江。

  当时的颜红英正值青春年少,年仅19岁,但听到这一消息,她义无反顾地和家人拆卸船篷、改装船只,加入支前队伍,运送解放军渡江。  

解放军渡江

  一天晚上,颜红英撑船带着解放军战士去江面侦察敌情,突遇敌人飞机轰炸,她迅速调转船头躲避。没料到,一颗炮弹在船附近爆炸,弹片划过她的脸颊,鲜血直流。她拼了命地坚持摇橹,带着船上的战士脱险。

  这次受伤,不仅让颜红英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也导致她的听力严重受损。她却未被危险吓退,4月22日下午,上千条船只整装待发,其中就有颜红英的一条。渡江战役打响,江面上战斗异常激烈,江岸上燃起熊熊大火,颜红英一家齐上阵,姐妹俩轮流划桨,父亲则在船尾掌舵。炮火越猛,颜红英划得越起劲,她双手握桨,身后的辫子随着身体摇摆,载着满船的解放军战士奋力冲向南岸。

解放军渡江

  “小姑娘,怕不怕死?”那个时候,颜红英不止一次被解放军战士问到这个问题。她一甩长长的辫子,坚定地说道,“怕什么,不怕!我要把你们送到前线去打胜仗!”

  曾送“亲人”过大江,常对“亲人”有牵挂

  如今,颜红英已是90余岁的高龄老人,和儿子一家居住在苏州市吴江区,当年的这张照片挂在家中客厅里最显眼的位置。因早年听力受损,如今她听力尽失,年纪大了表达能力也有限,但看着这幅照片时,她就显得十分激动,会主动说几句当年的事情,比划着划船的动作。

颜红英家中客厅

  颜红英的儿子董红兵告诉记者,回忆起当年,母亲总是说能够送“亲人们”顺利渡江,一切都是值得的。

  送解放军渡江的经历让颜红英觉得自己和人民解放军之间有着特殊的渊源,她对人民子弟兵也有着亲人般的牵挂。

  1999年7月,吴江遭遇特大洪灾,颜红英再现支前本色,坚持要去抗洪一线看望抗洪战士。她在儿子董红兵的搀扶下赶到防洪大堤,看到战士们磨破的肩膀时,眼里闪着泪花。颜红英上前为几名扛着草包的解放军战士轻轻擦去了脸上的汗水,拿出事先准备的20多条新毛巾,一一递到他们手里。

颜红英为抗洪战士擦汗

  风华正茂上前线 红色基因代代传

  1949年,一个风华正茂、忙于家庭生计的花季姑娘,怎么会想到自告奋勇前往战争第一线?长期跟母亲生活的董红兵这样谈及颜红英的性格,“只要是她认准的事,一定会做到底。”

  “母亲跑船出身,从小就跟着外公走南闯北,什么运大米、盐巴、石子、砂子,样样苦活累活都干过。走的地方多了,见多识广,胆子也大,常常是大辫子一甩,胳肢窝里夹一块布,走街串巷跟人家换东西。”颜红英的女儿董小妹补充了更多母亲年轻时的故事。

  董小妹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正是受到母亲英雄事迹的感染,自己的儿子陈亚运也于2009年入伍,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优秀标兵称号。“像我母亲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她们不怕牺牲、不畏困难、浴血奋斗,才开创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后辈应该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下去。

颜红英的外孙因立三等功获喜报

  《我送亲人过大江》这张照片成为记录当年渡江战役壮阔场景的标志性缩影。据泰州海军诞生地纪念馆统计,1949年的渡江战役中曾有8000多艘木船参战,千千万万个像颜红英这样的支前船工,冒着枪林弹雨,把解放军送到长江南岸,渡江战役才能取得胜利。

  戳专题>>永不褪色的青春,了解更多革命年代里的青春故事。


  我苏网专稿 文/张琳曼 设计/姜向慧 后期/王紫轩;部分素材来源:泰州发布、泰州网、江南时报

  (本文系我苏网专稿,转载请注明来源。)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