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博物馆:“我们的节日”馆校合作项目

2021年04月07日 19:32: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我们的节日》馆校合作项目

  项目负责人:蒋炅宇 联系方式:13861593308

  项目设计说明

  (一)内容说明

  1.主题展品或主要场馆

  根据不同节日特点讲解具有节日特色的文物,以博物馆二楼社教活动区为主要实践活动场所。

  2.诠释角度

  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特点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一个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青少年通过该系列课程能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承和弘扬,最终让《我们的节日》成为一项常态化的系列教育活动。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青少年儿童,年龄为6-15周岁不等。

  2.项目时长

  根据不同节日的特色设置课程,时长为半天或一天。活动前期传统节日文化讲座时长约30分钟,民俗文化体验活动时长视具体节日而定。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让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的基本情况、来源和习俗,在特定节日里学会相关的手工艺制作。

  2.能力目标

  培养青少年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主动了解相关文化,并乐于传承和弘扬节日文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青少年在学习了传统节日的知识、动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制品后,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懂得珍惜传统文化,体会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可以活泼有趣、丰富多彩,从而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

  (四)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传统节日的基本知识

  讨论法:由学生讨论自己了解哪些传统节日及相关习俗

  2.博物馆教学方法

  参观法:带领青少年参观具有节日特点的文物

  练习法:动手制作节日相关的非遗类手工制品和传统食品。

  3.宣传推广方法

  活动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进行线上预约,活动后将活动情况发布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公共媒体。

  (五)项目准备

  1.教学人员介绍

  学校老师、博物馆讲解员、非遗技艺传承人,第三方机构志愿者。

  2.学生等参与者准备

  活动前期,由讲解员老师收集各传统节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从中找出青少年的兴趣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制作成PPT课件。根据不同节日的特点联系非遗传承人或具有相关才艺特长的志愿者,并根据参加活动的青少年年龄制定传统民俗活动体验方案,准备好相关活动材料。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1.通过多媒体PPT讲座,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知识和主要习俗。期间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增强互动,如: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人有哪些庆祝节日的活动等。

  2.通过体验传统民俗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有所感悟。具体情况如下:

  ①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从上一年的腊月起,人们就开始“忙年”:辞旧迎新”。整个春节的庆祝活动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在此期间,淮安市博物馆主要活动包括制作花灯、制作布老虎、制作糖葫芦、舞龙等。此外由于疫情很多人不能回家过年,淮安市博物馆还通过冬令营的方式帮助留淮务工人员亲子异地过年。

  ②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自古人们就以观灯猜谜的形式来庆祝。这一天的主要活动包括投壶、制作元宵、猜灯谜、划旱船等。

  ③清明节;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主要活动包括踏青、制作风筝、网络祭奠等。

  ④端午节:端午节的节俗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主要活动包括制作香囊、编织蛋网、包粽子等。

  ⑤中秋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主要活动包括制作月饼、香道茶道体验、面塑等。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通过PPT讲解传统节日的基本情况、来源和习俗,让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有大致的了解。再通过动手实践,让青少年体验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更深层次地感受传统节日民俗的乐趣。教学活动重点是在青少年在学习知识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意识到传统节日可以和洋节一样丰富多彩,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非遗手工艺的基本知识,感受到非遗传承的不易,更加懂得珍惜传统文化。

  (三)案例分析

  利用淮安市博物馆自身的优势资源,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设计开展《我们的节日》教育课程,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特点深入挖掘传统节日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一个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青少年通过该系列课程能够对传统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也能够得到传承和弘扬,最终让《我们的节日》成为一项常态化的系列教育活动。

  项目特色分析

  (一)项目评价

  该项目传统节日文化习俗逐渐被淡忘的背景下,重新发掘节日文化内涵,在教学方式上也遵守了“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原则,具有科学性、系统性。

  (二)项目特色

  该项目与学校及第三方机构合作,适用于6-15周岁的青少年,具有广泛性、普适性。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文化知识输入,也有动手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互动性。

  (三)项目效果(社会价值)

  当下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洋节在商家的炒作下搞得轰轰烈烈。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在保持传统节日文化基因的同时,注意与时俱进,让更多人静下心来,了解、热爱、弘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意识到弘扬民族传统节日绝对不仅是为了热热闹闹过个节,更在于保护、留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

  意识形态及安全管理制度

  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引导未成年人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感和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弘扬先贤的工匠精神,更好地保护发扬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文化与智慧的结晶,为树立未成年人文化自信,注入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严格执行流程系统预约参与制度,在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控制活动人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