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博物苑: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

2021年04月07日 23:11: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

  项目负责人:周吟

  联系方式:18118665022

  项目设计说明

  (一)内容说明

  1.主题展品或主要场馆

  主要场馆为南通博物苑《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陈列》,主题展品为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新石器时代青墩遗址出土陶器,明清时期的盘铁、明代妈祖铜像、清代丁月湖制印香炉等。

  2.诠释角度

  南通博物苑的创建人张謇先生十分重视助残公益事业,他在南通创办了盲哑学校,是全中国最早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另一方面,张謇对南通博物苑的创建理念是“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即博物苑原本就是让观众增长知识的地方。因此,南通博物苑利用馆藏资源丰富残障人士的生活,拓展残障儿童的学习,是张謇时代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博物苑曾多次面向残障等特殊人群开展活动。

  本项目从服务视障青少年的目的出发,

  (1)选取具有除视觉特点以外特征的馆藏资源作为教学素材,比如可以对比质地和敲击声音的陶瓷器和造型上有明显特征的皮囊壶;

  (2)在展厅中可以触摸的盘铁、妈祖铜像和铁炮;

  (3)可以用触觉和嗅觉来识别的印香炉、香囊和各类香料,等等。

  通过这些实物资料,引导视障青少年充分调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官,如触觉、味觉、听觉等,来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历史有关的知识。

  此外,为促进健全青少年树立对特殊群体的正确认识、拓宽视障青少年的社交范围,课程中同时增加和补充面向健全青少年的课程,及健全青少年和视障青少年同时参与的互动课程。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7—18岁患有视力障碍的青少年

  7—12岁健全青少年

  2.项目时长

  主体课程:1.5课时,分为视障青少年版本和健全青少年版本。

  互动课程:1.5课时,视障青少年和健全青少年同时参加,在博物苑内参观、互动。

  辅助课程:围绕传统节日、节气等有针对性的内容,每次课程为1.5课时。

  项目以主体课程+互动课程+辅助课程的形式实施,可以自由组合。时长为3~6课时。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对视障青少年来说,通过主体课程,了解南通地区的历史变迁,掌握与陶瓷器、青铜器、石器有关的文物学基础知识。通过辅助课程,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

  对健全青少年来说,通过主体课程,了解中国视障群体的现状和视障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不便,学习解读、书写盲文。

  2.能力目标

  对视障青少年来说,培养他们通过除视觉外的其他感官进行认知的能力;通过组合不同障碍程度的学生共同参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健全青少年来说,通过走盲道、写盲文等体验环节,开发多感官认知学习能力,并加强他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共情能力。

  视障青少年和健全青少年共同参与,提高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视障青少年的社会活动参与度,提升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健全青少年体会到视障人群生活的不便,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视障人群与健全人群的区别,增强他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同理心。

  (四)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方法

  讲授:利用课件讲解知识。

  问答: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

  讨论:学生们自由表达观点,共同探讨,提高参与积极性。

  .2馆教学方法

  触摸:博物馆拥有大量的实物资料,选取合适的物品或复制品,让学生触摸来获得更直观的认识。

  沉浸体验:通过设置盲道、戴眼罩,让健全青少年模拟盲人生活,使他们感同身受视障人群生活的不便。

  交流互动:让健全青少年和视障青少年在同一个课堂中交流互动,增强他们对于彼此的认知和认同。

  3.宣传推广方法

  参与课程的视障青少年均来自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在学校网站发布报道。

  参与课程的健全青少年来自于社会公开招募,信息会发布在南通博物苑微信公众号。每次课程结束后,学生会将课程内容和参与感想发布于学校微信公众号。

  课程活动结束后会在南通博物苑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发布报道,弘博网、南通发布新闻客户端、江海晚报等媒体也对本课程的相关活动进行过宣传报道。

  项目负责人将课程相关内容与思考撰写成论文,入选2020年度江苏省博物馆学会论文集。

  (五)项目准备

  1.教学人员介绍

  本项目的教学人员主要由南通博物苑教育人员和南通市特教中心教师构成。

  南通博物苑方面,馆员周吟负责项目的整体策划,设计每次课程的具体内容,并承担每次课程的实施。馆员周燕配合实施。周吟获文物与博物馆学学士学位和考古学硕士学位,具备博物馆学、考古学、历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周燕获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士学位,拥有中学阶段教师资格证,并有10年以上的博物馆讲解经验,具备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对南通博物苑馆藏资源的全面把握。

  南通市特教中心方面,主要由夏敏老师配合实施。夏老师为视障部德育组长,获“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20最美班主任”提名奖。

  2.学生等参与者准备

  在特殊教育中心授课时,需要学校教师将参与课程的学生安排在指定的教室,并在座位上坐好。

  在南通博物苑授课时,需要视障青少年家长陪同学生到达指定地点。

  健全青少年参与课程前,需要对南通博物苑及苑内《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陈列》的展览内容有大致了解。

  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1.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视障青少年版

  (1)“倾听博物馆的声音”:准备一些用民族乐器演奏的耳熟能详的乐曲,让学生边听边猜乐曲名称和演奏乐器。

  (2)“感受博物馆的芳香”:准备一些香料,让学生通过嗅觉认识香文化。

  (3)“触摸博物馆的历史”:让学生通过触觉认识文物。

  (4)“品尝博物馆的味道”:准备南通地区的特色食品,让学生通过品尝来感知地域文化的特点。

  2.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健全青少年版

  (1)“假如失去半天光明”:讲解盲人生活中必需的盲文、盲道、盲杖等用具及其使用方法。在授课场所铺设简易盲道,让健全儿童蒙上眼睛体验走盲道的过程,进行盲文猜谜游戏和盲文戳写比赛。

  (2)“倾听博物馆的声音”:准备一些用民族乐器演奏的耳熟能详的乐曲,让学生边听边猜乐曲名称和演奏乐器。

  (3)“感受博物馆的芳香”:准备一些香料,让学生通过嗅觉认识香文化。

  (4)“触摸博物馆的历史”:让学生通过触觉认识文物。

  (5)“品尝博物馆的味道”:准备南通地区的特色食品,让学生通过品尝来感知地域文化的特点。

  3.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博物苑互动

  (1)视障青少年教健全青少年读写盲文。

  (2)健全青少年带领视障青少年参观《江海古韵——南通古代文明陈列》。

  4.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欢度端午(视障青少年对象)

  (1)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让学生通过嗅闻、触摸的方式认识艾草。

  (3)为学生点雄黄。

  (4)为学生佩戴五色丝手链。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项目的主要目标和首要目标是利用博物馆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补足特殊教育的不足之处,让博物馆的馆藏更加直观、立体地呈现在残障青少年面前,真正做到无障碍认知博物馆。基于这一目标和过去南通博物苑在服务特殊群体方面的实践,遂选择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盲部的学生为对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出于发挥博物馆教育特色和调动视障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考虑,主体课程即以南通博物苑馆藏资源为教学素材,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南通地方历史为教学内容,通过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这四类感官来进行学习。

  与一般的面向视障青少年的课程不同的是,本教育活动还增设面向健全青少年的课程、及健全青少年和视障青少年共同参加的课程。健全青少年可以通过课程模拟视障体验,学会正确与特殊人群相处;视障青少年可以拓展社交范围,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三)案例分析

  以主体课程为例。课程分为“倾听博物馆的声音”、“感受博物馆的芳香”、“触摸博物馆的历史”和“品尝博物馆的味道”四个部分,即是引导视障青少年通过除视觉之外的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来认识文物、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在每个部分,课程都选取了与南通地方历史或南通博物苑藏品有关联的要素。在“倾听”环节中,教师准备了用编钟、古琴、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质特色和民乐的演奏特点;在“感受环节中,教师准备了不同味道的香料,让学生通过嗅觉分辨不同原料、不同质地的气味特征;在“触摸”环节中,教师准备了“镇苑之宝”越窑青瓷皮囊式壶的复制品、青墩遗址出土陶器的残片、古钱币复制品、石器复制品等,并讲解陶瓷器的区别、石器与石头的区别等文物学知识,让学生们通过触摸,认知不同质地器物的特征;在“品尝”环节中,教师准备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董、西亭脆饼等南通特色食品,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学习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通过四个部分的授课,视障青少年可以通过视觉外的其他感官来获取知识,即发挥了博物馆教育富于实物的优势,又引导视障学生扬长避短,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在面向健全青少年授课时,可以让他们戴上眼罩,模拟视障体验,进行上述四个部分的学习。健全青少年平时更依赖于视觉来获取情报,模拟体验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对视障人群感同身受,增强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其他感官,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学习效果。

  项目特色分析

  (一)项目评价

  南通博物苑的《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系列课程,博物馆教育与特殊教育有机结合的有益探索。目前,我国博物馆以教育活动的形式开展的面向特殊群体的服务比较少。即便有也一般是单次活动,没有形成具有推广性和普适性的系统经验。

  《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已经连续开展多年、多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即引导视障青少年通过视觉以外的感官来认识历史、获取知识。其次,通过不同的主题与不同的开展形式,使授课效果具有拓展性和延伸性。再者,课程兼顾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扩大了视障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刺激了他们的感官,补足了他们的社交需求。

  《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的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在其他地区进行时可以将具体的活动内容替换成本馆或本地区的特色内容。

  (二)项目特色

  首先,《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是长期、持续以视障青少年为主体策划实施的课程。是博物馆教育主动为特殊教育服务、博物馆主动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生动体现更是博物馆切实开展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体现。

  其次,《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具有“逆向思维”。在面向特殊群体的各项服务中,站在健全人群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弊端。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是由于健全人群对残障群体缺乏了解,只能去想象残障群体所面临的困难。在青少年阶段,人的三观尚未完全形成,如果能在这个阶段树立对残障群体的正确认识,不论是对健全人群、还是对残障群体,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有长远的有利影响的。因此,《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系列课程中不仅设置了健全青少年和视障青少年的互动环节,更设置了专门面对健全青少年的课程。通过模拟体验失去视觉的情况,健全青少年对视力障碍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真正做到了感同身受,激发了健全青少年的同理心。另外,在两个群体的互动中,也不乏盲生占优势的情况。比如,视障儿童教健全儿童写盲文,健全儿童会惊讶于视障儿童读写的速度,这一方面让健全儿童正确认识到每个群体都有各有所长,引导他们对残障群体树立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视障儿童的自信,促使他们乐于交往,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项目效果(社会价值)

  《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丰富了视障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受到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师生的喜爱。2020年,南通博物苑与南通市特殊教育中心签订馆校共建合作协议。

  《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活动的开展让身患残疾的青少年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让他们勇于走出家门,参与活动,走向社会,进而融入社会,从小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和改善自身状况的能力。

  《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健全青少年版也受到好评,参与课程的学生将感发布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获得学生、老师和家长转发。

  《博物馆中的白色手杖》系列课程的相关报道多次登载于南通博物苑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弘博网、南通发布等媒体也积极进行了宣传报道。

  意识形态及安全管理制度

  本课程旨在促进视障青少年与健全青少年相互理解、和睦友爱,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视障青少年是本项目的主要对象,为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在每次课程进行时,都确保有视障青少年的监护人员在场。在特教中心进行时,由校方派遣教师进行监管;在南通博物苑进行时,则由视障青少年的父母陪同。

  为保障每次课程顺利有序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有视障青少年参与时,严格控制人数比例。如参加者全为视障青少年,则全盲学生不超过总人数的一半,每位教师至多负责3名全盲学生。如课程为健全青少年与视障青少年共同参加,则每1名健全青少年至多对应2名视障青少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