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三杰纪念馆:“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

2021年04月07日 19:07:5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

  项目负责人:唐茹玉  联系方式:86636909

  项目设计说明

  (一)内容说明

  1.主题展品或主要场馆

  常州三杰纪念馆承担瞿秋白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恽代英纪念馆等常州名人纪念馆(故居)的场馆管理、纪念活动、陈展宣传、学术研究、文物征集、资料整理及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又见少年阿霜”是依托瞿秋白纪念馆打造的未成年人学习、锻炼的综合性教育项目。

  2.诠释角度

  在常州城里有座古朴的“瞿氏祠堂”,多年前,少年阿霜因家道中落跟着父母以及弟弟妹妹一起住进祠堂。这里有母亲教阿霜读书写诗的慈爱音容,有兄弟姐妹们温情相处的点点滴滴……这里是阿霜在常州的最后一个住处,他从这里出发,寻找人生的意义,最终成长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瞿秋白。“又见少年阿霜”实景化演出旨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让参观者们了解瞿秋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真切感受他的精神世界。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演员年龄段:10-15岁

  2.项目时长

      长期进行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学习瞿秋白生平事迹,感悟信仰的力量;

  强化瞿秋白童年故事,了解成长历程;

  演绎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2.能力目标

  学习并了解瞿秋白人物故事,理解人物性格;

  演绎故事内容,为观众提供演出;

  打磨演技,进行影视化呈现及直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并走近红色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习少年瞿秋白的勤奋好学、正义凛然的特质;

  向更多观众传播瞿秋白的人生故事。

  四)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方法

  与学校合作进行演员招募和培训;

  过程中讲解瞿秋白生平事迹,学习红色故事;

  进行演员基本培训和选拔。

  2.博物馆教学方法

  学习瞿秋白生平事迹,背诵剧本台词;

  实景演出训练,正式演出及直播;

  最终进行影视化呈现。

  3.宣传推广方法

  打造“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剧目;

  成立“怀霜剧社”并进行招募;

  影视化剧目及直播链接在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推广。

  (五)项目准备

  1.教学人员介绍

      带队老师;纪念馆工作人员;外聘导演、化妆师等专业人员。

  2.学生等参与者准备

      服装、剧本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1.打造“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剧目过程包括:①创作原创剧本《白菊花》《剪辫子》《韦陀菩萨》《挂灯笼》《人生知己》,通过展现瞿秋白少年故事把“原生态历史”搬入场馆,让参观者跟随演员们的演绎回到百年前的历史现场,了解瞿秋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真切感受他的精神世界。②招募演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剧目的设计排演,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改,进行更好的呈现。③结合瞿秋白故居历史场景深入沉浸式演出的表现形式。

  2.首场演出进行直播,2020年6月13日,瞿秋白故居沉浸式演出首场开演,现场直播,我们走进这座祠堂,通过一场沉浸式演出让时光倒转,回到那年那月那时,又见那位少年。这里有哪些故事?阿霜度过了怎样的人生?回顾历史,走近秋白。全新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在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教育游览中传递给广大参观者,进一步丰富了红色旅游新内涵。瞿秋白纪念馆还将采用情景再现、角色模拟等方式,开发参与性、互动式旅游产品,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游客通过沉浸式体验获得内心的震撼,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增强红色景区的吸引力。

  3.当历史故事在场景中重演,当鲜活的人物在眼前重现,当观众走近演员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当我们“穿越时空” 触摸最真实的情感,一切都是沉浸式演出的独有魅力,常州三杰纪念馆将沉浸式演出与党日活动结合开展多场现场教学,反应热烈,收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4、2021年1月29日是瞿秋白同志诞辰122周年纪念日。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用36年短暂的生命践行“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的铮铮誓言。毛泽东评价瞿秋白:“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临难不屈的意志以及在文字中保留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值此之际,《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影视化短剧首映上线,五篇故事,一段人生,带我们穿梭时光回到百年前的瞿氏祠堂,认识一个热爱读书、心怀正义、勇敢自强的少年阿霜,而这个少年,从常州这片热土出发,带着最初的理想,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长为撼动整个时代的人物:瞿秋白。即便相隔百年,即便岁月变迁,教我如何不想他。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项目为未成年人提供锻炼实践的机会,以及瞿秋白生平事迹学习、专业老师和导演的表演培训、在瞿秋白故居进行沉浸式演出机会,在演出中锻炼勇气和自信以及表演能力、应变能力。

  (三)案例分析

  “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项目是纪念馆教育、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将红色故事与实景演出相融合,打造符合未成年人需求的教育项目,更好理解与吸收,是红色教育的新模式。

  项目特色分析

  (一)项目评价

  又见少年阿霜”瞿秋白纪念馆沉浸式演出首次对外亮相。通过实景化演出,使参观者仿佛回到百年前的历史现场,了解瞿秋白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真切感受他的精神世界。当天,还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让更多人“云游”瞿秋白纪念馆,体验常州红色文化。

  (二)项目特色

  1.从“静态”到“动态”,升级红色景区新体验

  瞿秋白故居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瞿秋白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承担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功能。在红色场馆推出沉浸式演出,改变了大多数纪念馆“图片+文字+实物”传统展陈方式,把“原生态历史”搬入场馆,营造了浓厚的历史现场感。全新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在富有感染力的红色教育游览中传递给广大参观者,进一步丰富了红色旅游新内涵。瞿秋白纪念馆还将采用情景再现、角色模拟等方式,开发参与性、互动式旅游产品,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游客通过沉浸式体验获得内心的震撼,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增强红色景区的吸引力。 

  2.从“请进来”到“走出去”,拓展红色旅游新空间 

  以“红色传承、寓教于游”为原则,钟楼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旅游资源,创新创意表达方式,提升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瞿秋白纪念馆沉浸式演出将采用“走出去”模式,打造“流动式”纪念馆,弘扬“三杰精神”,推动红色教育由“灌输式教育”向“体验式教育”转变。红色演艺走进美丽乡村,成为村民游客可体验的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成为青少年可感知的红色教育课程;走进社区,成为人民群众可感触的红色故事。同时,还将加强地方党史及革命传统文化的研究,推出一批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优质课程,在钟楼努力打造集培训、研学、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为全域旅游注入“红色基因”。

  3.以“整合”加“融合”,打造红色记忆精品游

  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的大方向。立足区域特色优势,钟楼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坚持“区域联动、融合发展”原则,充分运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多维度整合,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文化演艺、乡村旅游、休闲娱乐等业态融合渗透,形成“红色+运河”、“红色+乡村”、“红色+民俗”等多元化旅游线路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着力构建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记忆精品游”。并且,积极推动红色旅游品牌IP化开发,进一步探索将红色IP融入影视、出版、动漫、文艺表演、文化旅游之中,让常州红色文化真正深入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产生思想共鸣,提升“三杰故里·红色名城”品牌影响力。

  (三)项目效果(社会价值)

  2020年瞿秋白纪念馆《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把“原生态历史”搬进故居,营造了浓厚的历史现场感。演出一经推出,收获一致好评,6月13日首场亮相 直播观看量10000+,7月14日开放预约,反映热烈,7月18日天宁市场监督管理局观摩演出,7月21日常州广播电视台观摩演出,8月15日浙商银行、中铁五院观摩演出,9月21日团中央调研组观摩演,10月17日春秋乐园、常信马院等团队观摩……收获各界肯定。

  意识形态及安全管理制度

  “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严格遵守意识形态及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瞿秋白生平事迹传播准确、意识形态把握得当、现场演出安全无事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