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花开”研学游

2021年04月07日 13:40:1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紫金花开》

  项目负责人:陶源、李凌

  联系方式:13913901038

  一、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及路线

  为了充分利用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资源与阵地,创新未成年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教学手段,给孩子们带来生动、喜欢、乐于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纪念馆邀请中国唯一“国际折纸奥林匹克”冠军——折纸大师裴浩正以生动形象的“紫金草”故事为切入点与立足点,将中国传统折纸技艺与“紫金草”和平符号相结合,特别设计出《紫金草·和》、《紫金草·平》、《紫金草·安》三大系列作品。用一张完整的纸,在没有任何裁剪的情况下,不受时间、地点制约便可折出象征和平的“紫金草”。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馆关于“仪式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紫金花开》教育项目兼具仪式性、体验性与互动性,配套完整的集悼念仪式、参观展览、实地寻访、手工折纸四大环节,在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中不断提高参与者对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的正确认知,建立和平的理念,传播和平的种子。

  2.诠释角度

  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种形似翩翩起舞蝴蝶的紫色小花静静地“绽放”在场馆的每个角落:和平公园的花圃里、文创空间的展示台上,又或是前来研学孩子们的掌心中……这就是我们纪念馆的‘馆花’——它叫二月兰,也叫紫金草!

  每年农历二月,一朵朵、一簇簇紫色的小花在南京城外伴着早春的柔风“怒放”。因此纪念馆研学游示范项目的名称就叫《紫金花开》。项目的设计理念,要从一个关于“和平”的故事说起。1939年,日本军医山口诚太郎在南京紫金山下看见美丽的二月兰顽强地绽放,感动之余悄悄采集了十多颗种子带回日本,撒在自家院子里。山口记不得“二月兰”的名字,却记住了南京的紫金山,于是给这种花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紫金草”。出于对战争的反省,山口每年都将采集的种子装满麻袋,乘上火车,一路播撒。1966年山口诚太郎去世后,他的儿子山口裕接替了父亲这项未尽的事业,1985年日本筑波世界科技博览会上,山口裕向与会代表发送了一百多万袋种子,紫金草的故事开始传向世界。

  象征“爱与和平”的紫金草,在纪念馆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于无形中向社会传达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成为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符号。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全年龄段观众均可。

  2.项目时长

  项目总时长:100分钟。

  (1)悼念仪式10分钟;

  (2)史实展参观讲解40分钟;

  (3)参观紫金草花园、采集紫金花的种子、教唱《和平的花·紫金草》20分钟(根据季节性不同三选一);

  (4)“紫金草”折纸30分钟。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1)通过仪式化悼念活动以及参观史实展让参与者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

  (2)通过了解紫金草背后的故事,亲手折纸“紫金草”,让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2.能力目标

  充分发挥手、眼、脑的相互配合能力,强化历史知识的同时更掌握中国传统折纸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现场学习中将爱国变为活化的情感,将爱国主义变为可实践、能落地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好体现中小学生利用纪念馆学习的实际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紫金花开》“互联网+”教育项目,在折纸“紫金草”的过程中,让参与者充分了解“紫金草”名字的由来,了解其背后关于“和平”主题的故事。号召全社会共同缅怀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每个环节都请附1至2张照片

  第一阶段:悼念仪式

  引导语:1.请全体肃立;2. 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3.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一分钟; 4.请同学们撞响和平大钟。

  第二阶段:了解历史

  引导语:在讲解员老师带领下参观《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展区或“三个必胜”展区。

  第三阶段:现场实践

  引导语:在纪念馆和平公园观赏“紫金草”花园中盛开的紫金花,采集并派发紫金草花种(具有季节性),教唱《和平的花·紫金草》歌曲。

  第四阶段:互动教学

  引导语:互动制作“紫金草”折纸,邀请参与者分享交流活动心得,让和平之花盛开。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紫金花开”教育项目采用“互联网+”的新模式,在纪念馆官方自媒体平台上对讲解视频进行具有普遍性、灵活性、系统性的传播,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交互式的教育体验。

  1.设计理念。以生动形象的“紫金草”故事为切入点与立足点,将中国传统折纸技艺与“紫金草”和平符号相结合,用一张完整的纸,在没有任何裁剪的情况下,不受时间、地点制约便可折出象征和平的“紫金草”,启迪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运行方式。该教育项目运行组建了两个业务小组:项目研发教学小组和视频制作宣传小组。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流程化,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项目可以有序有节的开展。同时,该项折纸活动本身拥有完整的一套教学方式方法,以模块化的方式,可灵活嵌入纪念馆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丰富了纪念馆社会教育的教学方式。

  3.呈现方式。针对不同用户群的特殊需求,《紫金花开》教育项目采用线上、线下两种传播呈现方式。不仅有社教老师现场面对面教学,还设计了《紫金花开》折纸2D平面图教学、3D动态教学等。除了挖掘紫金草背后的故事,还对其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做了高度概括,再结合影像资料、音乐和创作的呈现,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案例分析

  1.2020新冠疫情爆发后,在抗疫闭馆的特殊时期,为满足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历史大众化传播,纪念馆专门录制《紫金花开》折纸方法微视频,鼓励网友在折纸中表达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对全球在疫情中逝去的生命的哀思。同时还设计了9张“紫金草”折纸创意海报形成九宫格,表达缅怀之意。通过纪念馆微博、微信、抖音、头条号、官网、国家公祭网等传播矩阵发出后,获得大量网友关注。清明当天,纪念馆#折纸紫金草清明云祭#话题成为新浪微博“热搜微博”实时排行榜第二名,网友们纷纷在微博评论区留言,表达缅怀之情,产生情感共鸣。全网阅读观看量累计超过1.3亿人次,新华社、学习强国、共青团中央、全国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类官博纷纷转发“紫金草”折纸,在线联动。

  2.充分利用和平符号进行大众化传播。“行前一课”是纪念馆专门为即将奔赴世界各地读大学的南京学子开设的培训课程,是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的教育实践平台“紫金草国际和平学校”的特色项目。该项目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手工制作“和平之花”紫金草,在讲解员老师的讲解和带领下,大家首先了解紫金草与侵华日军山口诚太郎的故事,知道紫金草名字的由来和背后的寓意。通过学习折“紫金草”,使他们更深刻地体悟历史,走出国门后,不忘历史,做和平使者,把家乡南京人民爱好和平的故事讲给世界朋友听,把“和平的种子”撒向世界各地。

  ·项目评价

  1、学习效果:

  (1)技能:在参与“紫金草”折纸过程中,使手、眼、脑各类器官相互配合。

  (2)认知:活动共四大环节,从仪式化悼念活动、参观展览、参观紫金草花园到“紫金草”折纸,在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中不断提高参与者对历史的认知,对和平的理解。

  (3)态度:使参与者正确树立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认知。建立和平的理念,传播和平的种子。

  2、项目实施次数:

  2020年《紫金花开》教育项目总计开展次数达50多次。该项目网络版教学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点击收看量超30万次,现已成为具有纪念馆特色的线上品牌栏目。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