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周恩来纪念馆国防教育研学游
项目负责人:钟艳
联系方式:17715658923
一、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及路线
课程内容:通过周恩来精神研学大讲堂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总理故事、国防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再通过实地参观周恩来纪念馆、故居、童年读书处、南京大金山国防园,进一步的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感悟总理精神,巩固、丰富和完善国防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国防观念意识。
路线: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南京大金山国防园
2.诠释角度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威胁的建设与斗争,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本次研学游线路设计涵盖“听、看、做、玩、演、写、赛”七个方面的内容,按照“总-分-总”的教学逻辑,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开发不同年龄段的国防教育内容,沿着周恩来纪念馆、故居、到总理童年读书处、再到大金山国防园的总理精神溯源之旅和现代国防园研学之旅,从周恩来幼时立志求学、少年立德修身、青年时立志报国到与人民军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对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教育的影响和历史,深度剖析总理精神的内核,结合国防教育的属性和规律,增强青少年的国防观念和意识、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关心国防建设的爱国精神、提高青少年的国防能力。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受众群体为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
2.项目时长
中低年级(1-3年级)研学总时长为4小时;
中高年级(4-6年级)研学总时长为6小时;
初中(7-9年级)研学总时长为8小时;
高中(10-12年级)研学总时长为12小时;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特点,知识目标也有差异:
小低年级段(1-3年级)
(1)了解总理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的背景故事;
(2)了解总理的革命奋斗生涯,了解总理与人民军队诞生的一些历史,了解人民解放军的成长过程和丰功伟绩;
(3)在大金山国防园参观认知一些基本的陆军、空军、海军装备,萌发对国防教育的探知想法;
中高年级段(4-6年级)
(1)了解国旗、国徽、国歌、党旗、军旗知识,手工课上会认画国旗、党旗、军旗,激发内心的爱国精神;
(2)学习了解总理的革命奋斗生涯,学习总理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3)在大金山国防园能对军队的一些常识和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体魄,掌握必要的应急防空、战时应急防护知识;
初中年级段(7-9年级)
(1)了解红军长征的故事,用比例尺计算长征走过的总路程;
(2)通过VR感受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镜头;
(3)介绍中国饱受屈辱的近代史和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艰苦历程,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的国防现状;
(4)在大金山国防园学习一些国防装备的知识,学习制作航模和武器模型。
高中年级段(10-12年级)
(1)规划自己的学业方向和职业方向;
(2)了解总理与国防建设的故事以及中国国防建设现状;
(3)感受总理的谈判智慧讲话艺术;
(4)了解旧中国条约史,比较新旧中国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国家地位,预测后疫情时代的军事格局;
(5)了解周恩来总理与两弹一星的故事,比较新旧中国国防科技的巨大差异,探究未来军事科技的发展方向;
(6)了解总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探究大陆与台湾关系的下一步走向;
(7)在大金山国防园参加基本的国防训练,掌握一些基本武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防空袭和核武器、生化武器防护知识。
2.能力目标
小低年级段(1-3年级) 侧重认知能力:
(1)能够复述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知道并能简单说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些经典战役和成就的名称;
(3)例举陆军、海军、空军的一些武器,能简单讲述他们的用途;
中高年级段(4-6年级)
(1)能够辨认和绘画出国旗、党旗、军旗,并能简单画出一些武器装备;
(2)学会熟练扎帐篷、叠军被,养成每日叠军被的习惯;
(3)能简单讲述一些周总理的革命事迹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生的一些经典战役名;
初中年级段(7-9年级)
(1)和同学一起能编演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话剧;
(2)绘制洪泽木船结构图并通过小组协作,制作一艘电动木船模型;
(3)能讲述红军长征的经过、意义和其中一些经典故事,能讲述出近代中华民族遭受的一些苦难和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
(4)熟练完成基本队列训练、团体武术操等项目的演练,激发团队协作能力;
(5)例举出医生、军人等职业的五种责任;
高中年级段(10-12年级)
(1)通过兴趣与职业能力测评,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业方向和职业方向;
(2)通过小组协作,制造一架简易无人机或一艘可以发射200米高度的火箭;
(3)对新中国国防建设现状和台湾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4)具备国防训练基本能力,养成坚毅、担当、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爱国热情,提升国防观念和意识;
(2)感受革命光荣历史;
(3)感受建国以来伟大成就;
(4)坚定四个自信和四个认同;
(5)感受淮安悠久的历史文化,建立地域文化自信并乐于分享他人;
(6)养成自强、自律的优秀品格;
(7)严格遵守时间完成每日学习与生活计划,坚持好的学习习惯;
(8)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强大自己的内心,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9)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10)树立科学兴趣,乐于投身科技/国防事业;
(11)建立理性思维和审美情趣;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1、听总理故事、学八一精神
2、走进大金山国防园、重温激情岁月
3、参观党史国史教育馆、革命战争展览馆、国防教育馆等
4、情景还原式体验学习
课程实施,严格按照课题引入、知识构建、实践体验、讨论分享、评估总结、反思拓展等PDCA循环。如真人射击项目、战史故事会等,确保孩子的兴趣和知识内容的同步延申。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本研学项目有几个要点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
1、分阶段国防教育
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国防教育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要求不一样,面对周恩来纪念馆和大金山国防园内丰富的场馆资源,该怎样把握利用好这些资源,让每个阶段的学生得到适合他这个年龄和学习阶段的国防教育,是一个难题。
思考方案:通过馆校合作,召集各个教育阶段一线教学老师和场馆研究员举办教学内容和课件研讨会,专门针对各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防教育教案和课件,通过前期试讲和讲评研讨,将教案课件不断合理优化,使其符合各阶段教育教学要求。
2、人员分流
逢节假日,纪念馆内和国防教育园内人流量剧增,研学活动的开展受场地、噪声、接待资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无法保证。
思考方案:尝试开通在线订单业务,将团队人员分流到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内,提高场地利用率。此外在项目上尽量做到模块化运作,专人做专事,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
3、组织管理
部分旅行社认知不够,完全没有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为了盈利讲求短平快,仅仅将纪念馆/博物馆作为一个免费的旅游打卡地,导游所表述的内容漏洞百出而且和教育初衷相去甚远,学生毫无收获感,一个导游往往带着上百名学生,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思考方案:应建立专门的研学服务部门,所有青少年研学团体都应纳入本馆研学组织管理,并进行科学的计划安排,保证纪念馆研学活动的质量。
三、案例分析
2020年11月7日至8日,第六届“共筑崛起梦”——周恩来班精英学子修学团在南京市大金山国防园开团,来自江苏省清江中学高一年级“周恩来班”的56名优秀国防班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培训首日,在大金山国防园举办了开团仪式,纪念地管理局副局长李永权做动员讲话,并向团员代表授旗,省清中周恩来国防班班主任吴天明、纪念馆讲解接待科长宋丽华等参加开团仪式。授旗仪式后,全体团员行注目礼,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启了为时两天的国防教育培训。
下午,团员们手握新钢枪、穿上红军装,体验真枪实弹、重走长征路,感受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完成了地方学子到革命军人的身份蜕变。期间,在教官的带领下,团员们还参观了党史国史馆、国防教育馆、雷锋教育园、普法教育馆及军事体验园等教育场馆,熟知我国国防事业发展历程,增进了国防安全意识,更好地懂得了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祖国发展而奋斗崇高志向。
晚上,团员们在国防园举办战地篝火晚会,你唱歌来他跳舞,与教官互动交流,各显才艺,结束时共同点燃胜利烟花。
8日,起床号音刚落,团员们整理好“豆腐块”,又开始了新一天的训练,一个个简单快乐的团队熔炼小游戏打破了彼此心灵的距离,团员们团结协作,56人如一人,为了一个共同的方向“奔跑”,增进了集体荣誉感,结下革命的战友情。
下午,结束全部训练任务,临行前举办了结业总结,为八位优秀团员颁发奖状与奖品。
分析:通过本次两天的修学团活动,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国防安全教育,为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动手能力,扩展知识面,提供了实战的舞台,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促进了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项目评价
课程评价体系主要以问卷调查形式调研研学反馈,以优化馆区课程设置,主要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类。
外部评价
内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