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博物馆:“跟着文物游常州”研学游

2021年04月07日 14:26: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跟着文物游常州”研学游

  项目负责人:李敏、王艳

  联系方式:13861197829

  一、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及路线

  龙城常州,江南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数千年来文明之火在这里传递,上承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自延陵季子之后,常州的文脉更是源远流长、延绵不断。两晋时期,随着北方士族的迁入,这里逐渐成为龙兴之地,齐梁两朝的国君就诞生于此。随着唐宋时期常州地区的自然改造和经济发展,常州的政治地位不断提升,发展成“中吴要辅,八邑名都”。明清时期,更是涌现出一批富有创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学者群体,使这片土地得到了“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赞誉。

  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学思感受文化。常州博物馆以常州历史发展脉络为线索,以基本陈列“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为支撑,以馆藏各时代文物为切入点,开展“跟着文物游常州”研学游活动。活动始于2010年,迄今已延续11年。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探圩墩遗址、瞻季子风貌、览春秋淹城、追运河往事、访天宁宝刹、仰东坡遗范、观前后北岸、寻龙城非遗、觅农耕源流……一处处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一颗颗璀璨明珠,在这片热土熠熠发光,它们像沉默的见证者,引导人们去探寻和揭秘常州这座古城的时代更替和风起云涌。

  2.诠释角度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文化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文化基础。《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提出,要以开展专题研学游、文物领域研学旅行等,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少年在文化旅行中感知中华文化,激发其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本项目立足常州地域特色和常州博物馆特点,深入研究、灵活利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纵向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常州的发展演变,横向从人、物、城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地对常州历史做出梳理和解读,凸显常州“人文荟萃、儒风蔚然”的文化特色。带领青少年在馆内观展、馆外寻访的过程中接受历史熏陶和文化感召,激发其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文化自信。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核心教学对象是青少年,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段的学生,但同时,也考虑逐步覆盖至全年龄段观众。

  2.项目时长

  该项目从2010年启动,延续至今已有11年,我们坚持每年按计划、按需求研发、完善研学路线,所以整个项目呈现出持续性、系列性的特点。每个子项目为期1天。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使青少年了解常州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学习这些古遗址、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场馆中所包含的知识,对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面貌、风土人情等产生较为全面的认知,厘清常州历史发展脉络。

  2.能力目标

  培养青少年在参与、游历、体验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促进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青少年主动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项目过程设计需要路径创新和思维变革,以达到内容、形式、内涵的深度融合,对此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

  该项目含多个子活动,即可拆分单个开展,也可作为系列活动开展。现以“淳朴出天然 拾趣农野中——江南农耕文化研学之旅”为例,来进行流程说明。

  1、9:00-9:30  签到、签署安全协议、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

  2、9:30-9:40  观看常博原创动画短片“心有栖栖 流奁忘返”,学习参观礼仪;说明活动注意事项,发放学习单、营员帽、臂贴。

  3、9:40-9:50观看视频“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4、9:50-10:50参观常州博物馆“龙腾中吴——常州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在展厅见到了许多古代先民们使用的农具,比如石锤、石斧、石铲等,了解到了季札躬耕、屯田治水、运河漕运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历史事件,深入了解江南躬耕文化精髓。

  5、10:50-11:30 乘大巴前往牟家村,途中,大家畅谈对农耕的理解,以及以往关于农耕的体验。

  6、11:30-12:30 品尝农家菜,感受舌尖上的美味。

  7、12:30-12:50 参观牟家村史馆。牟家村,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牟家村史馆位于牟家村农业观光园内,共分为序、源、领、灵、变、建、新、愿等12个版块。同学们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方位地认识牟家村的发展历程、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等。

  8、12:50-13:20 参观牟家村农博馆。牟家村农博馆占地1500平方米。馆藏旧农具1000余件,有石臼、播种机、手工脱粒架等农具,盘秤、栀灯、铜井罐等农家生活用品和绣布鞋、棉袍等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民俗文化物品。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这一件件沉淀着历史的藏品,深入了解江南农耕故事。“今天我认识了好多农具,太开心了!”“原来种地需要这么多工具啊,农民伯伯真的好辛苦!”大家深受触动,发出声声感慨。

  9、13:20-13:30 从牟家村农博馆步行前往伊酷拉精灵庄园

  10、13:30-15:30 手工体验:草木染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在指导老师的讲课中,同学们学习到了草木染的由来和原理,接着用纱、线、皮筋等工具对白色围巾进行揉、捆、叠、夹等多种形式组合,然后把完成捆扎后的围巾浸泡在草木染液中,随后,借助阳光照射、空气氧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一条条纹饰各异、带着自然气息的草木染围巾就诞生了。

  11、15:30-15:40  合影留念

  12、15:40-16:30 整队,乘大巴返回常州博物馆。途中,指导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收集同学们的反馈。验证学习单的完成情况,盖章认证。

  其他8个子活动以“照片+活动名称”来进行说明。

  穿越6000年——常州史前文明研学之旅

  走进神秘的春秋淹城——常州春秋文化研学之旅

  先贤风范 季子风流——常州先贤文化研学之旅

  江南韵 运河情——常州运河文化研学之旅

  何以为善——常州天宁宝塔善文化研学之旅

  坡仙遗范润常州——常州东坡文化研学之旅

  承古萌新——常州明清文化研学之旅

  “常州三宝”知多少——常州非遗研学之旅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1、策划的升级:前期调研、申报方案、方案审核、组建团队、组织讨论、具体研发、编写项目书及教案(包括制作视频、制作教具、研发教育资源包等)、组织评审、修改完善、试课磨课、宣传推广、开展实施、总结反思。以多元的教学主体、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课程内容、成熟的管理组织组建完备的研学游框架设计和实践。

  2、内容的融合:该项目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个梯度:把陈述、展示过去的社会风貌、历史文化、自然现象作为第一梯度;把分析今天对传统历史文化或自然的继承和改变作为第二梯度;把引导青少年讨论未来历史文化或者自然的发展作为第三梯度。同时,项目根据青少年特点、活动核心做好内容的把控。

  3、形式的突破:2020年我们对“互联网+实景课堂”进行了尝试,拍摄了“坡仙遗范润常州”短视频上下集,同学们在云端即可身临其境地感受东坡文化遗存,做到了让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也让学科式教学转变为主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三、案例分析

  研学旅行即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衔接的实践性学习形式。常州博物馆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据孩子的成长规律和特点,策划实施了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项目中,博物馆发挥守护者、收藏者、讲述者的功能,将文化服务从“馆舍天地”辐射到“大千世界”,使得文化和旅游的结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真正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好常州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常州“文旅休闲明星城”建设。

  ·项目评价

  经过11年不懈努力的发展,“跟着文物游常州”研学游项目完成了9个研学路线的策划设计、开展实施,不仅得到了中小学师生的认可,还获得了不同社会力量及资源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已成为常州博物馆八大教育品牌项目之一。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