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博物院 :“行走”系列研学旅行之“倪迂之境”

2021年04月07日 22:23:0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项目名称:“行走”系列研学旅行之“倪迂之境”

  项目负责人:陶纯怡  李静远

  联系方式:13621511979

 一、内容说明

1.课程内容及路线

课程内容:“吴地文明”系列AR课程之《元倪瓒苔痕树影图》理论学习(下文简称AR课程)、《笔墨天工》临摹练习、太湖鼋头渚写生。

路线:无锡博物院——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2.诠释角度

“行走”系列研学旅行之“倪迂之境”,在内容设计上结合馆藏特色、地域文化。以“行之察之,行之思之,百闻不如一见”去鼋头渚实地考察写生,亲自感受艺术的画家艺术意蕴与无锡文化历史的一脉相承。系统地从艺术价值、人文内涵、地域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去了解倪瓒与家乡的历史文化,去感受人文赋予太湖山水的意境。

(1)极高的艺术价值:元代倪瓒的《苔痕树影图》为国家一级文物,倪瓒的作品存世流传极少,其超逸脱俗、清幽散淡的风格创造了文人画的巅峰,这件作品更是画家去世前一年所作,为极晚年之作,非常珍贵。

(2)丰富的人文内涵:“知者乐水,仁者爱山”体现中国山水之美的观点,山水之美自古与君子之德风息息相关,而自然的山水与历史事件与人物联系,就获得了更多的人文意蕴。青少年学生在“行走”中,去感受家乡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体会无锡自然风光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3)优秀地方文化的沉淀:倪瓒的作品与家乡太湖息息相关,他的艺术作品让烟波涤荡的太湖成为后世每个文人、游者向往之地,独具地域特色,也形成了特有的江南美学的意境。在研学旅途中,青少年学生不仅可以感受无锡的自然风光,更可以欣赏到各朝各代留下的文化遗存、地方民俗和优秀的文化作品,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受众与时长

1.年龄段(受众群体)

本课程针对6周岁至12周岁青少年学生。

2.项目时长

 9:30—15:30 (一天)  

三、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本线路通过AR课程深层次了解倪瓒的绘画特征与技法,对倪瓒创造的山水意向提出相关问题;《笔墨天工》课程系统练习倪瓒的构图法和笔墨皴法;走访太湖鼋头渚,了解历史渊源和人文内涵,感受倪瓒笔下的太湖山水特点;鼋头渚实地写生,更直观地去比较和了解倪瓒笔下山水意境,通过实践去解答问题,体会山水画的意向与象征,多维度地将知识积累转化成为生活体验。

2. 能力目标

艺术审美能力与绘画技能的提升是本项目设计的主要目标。了解与体会倪瓒作品的艺术价值,去感受画家艺术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心境,在作品中寻找问题“点”进行思考与分析,如构图、选景、造型、色彩等等,逐渐提升艺术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学习倪瓒在绘画中对物象进行“拣择”,如何在线条、色彩、造型上突出太湖空旷而辽远,迷迷蒙蒙,远水与碧天相融的景象,从而将绘画技能与艺术审美进行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倪瓒是无锡的骄傲,是太湖三万六千顷的烟波涤荡了他的胸怀,所以他的画逸气纵横,幽淡天真。本项目不仅让青少年学生了解倪瓒与无锡太湖的关系,还让大家明白,每个无锡人的美学思想都被家乡的山水所滋养,在艺术、文学、人文活动、历史文化遗迹中都渗透着无锡特有的风土人情,我们则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记录者,也是美学传播者。

·项目过程设计

一、主要流程

每个环研学游安排:

1、9:30签到(无锡博物院游客服务中心前台)

2、10:00—10:45 AR课程《元倪瓒苔痕树影图》 

 

3、11:45—12:45《笔墨天工》临摹练习

4、13:00坐车13:20抵达鼋头渚进行参观 

 

5、13:30——14:15鼋头渚讲解

6、14:15——15:15 鼋头渚写生

 

7、15:15——15:30 老师修改 学生交流

 

8、16:30抵达博物院,行程结束

二、项目要点分析思考

本项目是研学旅行,是学习与旅行兼而得之的项目。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博物馆教育与课堂教学法相互补充配合,目的让青少年学生可以自发进入思考,这场“行走”是思维的成长,从聆听、思考、观察、求证、体验几个环节设计共同完成。

研学旅行的教育核心内容是如何将山水意向的审美与生活产生联系。课程在设计上遵循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的教育原则,力求课程多样化与完整性:AR课程以国家一级文物《元倪瓒苔痕树影图》为主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为青少年学生从理论上理清书画的基础知识,结合社会背景、历史因素、文化影响等等,引发青少年学生对山水画两个方向的思考,一是倪瓒对于太湖的深沉的情感,太湖在他笔下呈现出淡、静、远,把太湖的美提升一个境界;二是如何将太湖的景色与心境融合呈现在绘画中,从笔墨和技法,以及对所画景色的“提炼”。带着思考,青少年学生从细节对笔墨技法进行实践,进行绘画技法的临摹实践,再到鼋头渚进行实地写生,以解构的方式逐一进行理解,在细微之处鼓励学生进行记录与再思考。

在此,青少年学生将获得的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生活经验。在实践创作的环节,青少年学生根据自己已获得的经验,自发性与倪瓒的作品进行比较,并获得新的经验与知识。

三、案例分析

在AR课程中老师在总结倪瓒绘画特征是高度概括、简练和给人飘逸、空灵感觉。提出疑问画家的山水意象是如何形成的?他所画的太湖是现实生活中实景的再现?引导学生思考与观察,用平板扫描AR读本获得信息。再而提出疑问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太湖的景色与画家笔下的景色有何区别,在哪些方面?在鼋头渚参观与写生时,青少年学生置身太湖烟雨蒙蒙的景色中,体会太湖独有的“气质”,太湖风景不同于北方山水,其山岭平坦连绵,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所看到的景象,从“一河两岸”的构图开始,感受画家画种对所绘景象树、石头的选择与提炼与现实景色进行对比,以及倪瓒独具特色的“折带皴”实则源于对太湖边的石头的写实。通过自己的思考、观察、对比、实践得出结论:倪瓒山水画意象,并不是单纯实景的再现,而是主体在对众多客体形象的审美观察中,经过选择提炼再创造的形象,以精炼、简洁的笔墨更能表现出太湖的阔远、空旷。倪瓒提升了太湖文化内涵,太湖成就了倪瓒的艺术,本课程让青少年学生在切身体验中,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家乡,通过倪瓒对太湖的感情,来激发自己对家乡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的感受,开阔自己的胸怀,建立起文化的自信,培养爱家乡爱国的情怀。

·项目评价

“行走”系列研学旅行之“倪迂之境”注重引导式思维,在“行走”中通过不同的方式为青少年学生架构知识结构,在认知策略中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法与博物馆教学法,一步一步深化知识体系,完备的理论知识、绘画技法临摹与鼋头渚实地考察写生,将抽象的知识通过技能掌握,转化为生活体验,形成独特难忘的学习经验。

本项目为系列活动,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线路与课程安排菜单化,按照本研学旅行的内容,设计丰富的课程,开发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研学教材,包含AR教学课程、研学手册。

本项目每次为期一天,每次招生最多30人。整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会建立家长群,实时发布课程内容、照片与视频,进行意见采纳与效果反馈,实时互动形成良好的直观性与互动性,体现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品质与责任感。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