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跟着乡村旅游直通车,来到“江苏省传统村落”——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漫步其中,宛如穿行在南宋时代的乡间,河水清碧,村庄、栈道倒映其中,像极了一幅画。
作为从宋代就建立的村落,石塘村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古井、古塘、古建筑,更拥有连片翠竹3万亩,清丽脱俗、浑然天成……融“颜值”与“气质”于一体,享有“南京小九寨沟”之美名,吸引着游人前来观光。
奏响“古风曲” 唱一首韵味悠长“宋朝歌”
古村落因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更具魅力。据横溪街道旅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石塘村源于宋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以王氏、程氏为主要宗族,至今仍保有王氏宗祠、王氏家谱等文化遗产。
“古亭村中望风云,静默老井泉水涌。”走进村南的“王氏古井”,记者看到,古井的位置曾在王氏大院大门前,井口石圈为当地麻石所凿,井深约10米,提桶索印、年轮深刻。
除了王氏古井,据老村民们说,村中水塘也是有来历的,相传很久以前某日,祖辈看到有一道美丽的浅红色的白光飘落在王氏宗祠门前,一块巨大的黑色圆麻石落下,形成一小坑塘。人们发现,黑色圆麻石半露在水面上。自从天星降落,小塘蓄满清澈的水,长年从塘埂上溢出。全村人认为上天赐予,用陨石打开云台山的泉眼,池塘泉水是为他们赐福,此塘也被称为“星塘满”,寓意“幸福满堂”。
“传说故事为石塘古村增添了很多迷人韵味,历史的沧桑变化感在这里更是增添着一份耀眼的光芒。近日,省里结合传统村落资源串联了八条游赏线路推荐给大家,市里也发放了‘郊游大礼包’,即使是非周末,也会迎来不少市民前来游玩。在这里不仅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大家还能感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石塘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奏响“生活曲” 跳一曲美丽乡村“欢乐舞”
“别看石塘村风光秀美,它曾经可是个‘偏穷远’的典型山村代表,交通不便,偏远落后。”问起过去的石塘村,当地居民这样形容。为了摘掉“偏穷远”这个帽子,2011年,石塘村抓住全省美好城乡建设启动仪式在石塘村召开的契机,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公共厕所等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宜居工程,成为江宁区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之一。
为了更好“塑造”乡村“颜值”,发展乡村旅游,石塘村还在原始建筑上进行保护性的修缮改造,前石塘村以"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式皖南徽派建筑风格改造,北面石塘人家以"灵龙卧脊、木格门窗、朱漆黑瓦"式江南民居宋代苏派风格改造,“古”村焕“新”颜。
“搭载乡村旅游的顺风车,我们还建成4.7公里长的环村旅游大道、20余个停车场、1385平方米的公共服务中心及游客服务中心等。”石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破旧、贫穷、落后的山村已变成节假休闲的理想之地,集“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全国美丽宜居生态示范村”等20多项荣誉于一身。
奏响“资源曲” 弹一出乡村百姓“富裕调”
2012年5月,石塘村第一家农家乐开张一个月就赚了1万多元。村民看到了希望。随后,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来,石塘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原来萧条的村庄转眼变成热闹景点。
目前,全村367户农户在街道培训与引导下,开设了农家乐135户、民宿44户,其他特色产业28户,带动周边就业百余人。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扩大生态富民效应,石塘村还借助丘陵山区地理优势培育“万亩竹林”,依托石塘村乡村旅游市场,不断提升竹笋、竹工艺产品等农副产品附加值,并借助石塘互联网小镇建设的“红利”,统一建立网上预订平台,实现旅游产品“线下+线上”同步销售。“几年下来,石塘村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9000元到突破了5万元,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了,对未来更有盼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