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最强音】决战“重症之巅” 我们和死神"掰手腕"

2020年06月08日 19:58:30 | 来源: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对生命足够热爱,逆行而上时,才足够决然。对责任足够担当,躬身入局时,才足够勇敢。执着探求,因为相信远方值得跋涉。坚守职责,因为付出有时比得到更快乐。诚实劳动、勤勉工作,才能和梦想更接近;奋斗不息、守护幸福,一起奏响时代最强音。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守护者,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联合江苏省总工会推出特别策划——《时代最强音》。

  6月4日,武汉最后三名新冠肺炎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至此,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再度清零。这背后,离不开全国白衣天使的共同努力,其中也包括204名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作为江苏最后一支撤离的医疗队,从2月13日抵达到4月13日撤离,他们一直在和死神掰手腕。今天的时代最强音,我们去认识他们。

  2020年2月14日下午3:45。拍下这组合影,15分钟后,他们就正式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第一批队员进驻重症隔离病房。此时,距离他们抵达武汉不足24小时。

  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长刘云说:“ 我们2月13日抵达当天晚上,就初步搭建了一个保证后续正常医疗救治的一个职能部门的架构,第二天上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国家卫健委开会的时候,当时就问哪一家能够收病人,我们就是第一个回答我们能够收治。那种形势下不容得有一点点犹豫的,你早进驻一秒钟,可能有一个病人就得救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接管的重症监护病区,可谓红区中的红区。短兵相接,需要勇气,更需要专业。

  2月27日晚10点,武汉市第一医院。一名老年重症患者气管被痰液堵塞,危在旦夕,急需气管切开手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克服视线模糊以及自身缺氧的状态,医生要完成“精准一刀” 。

  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乔莉说:“切那一刀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自己心脏在跳,能感觉到自己的太阳穴搏动。”

  3月19日,在医疗队接手35天后,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区实现“清零”。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齐栩说:“ 我们开展了武汉市第一医院多项第一的操作,比如说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气管切开,第一例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第一例气管镜,第一例深静脉置管,以及我们在江苏在武汉的第一例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等,这些高危、高难度的操作,也抢救了众多的危重症患者。”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省医疗队陆续撤离。3月23号,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再次领命,转战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在这里,医疗队遇到了最棘手的病人。这名61岁的女患者,长期插管,出现食管气管瘘,临床上的死亡率达66%,医疗队毅然决定,给患者置入食管支架,封堵瘘口。手术难度,相当于闭眼穿针,这也是疫情期间武汉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食管支架置入术。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和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主任汤琪云说:“如果这个手术不做,很可能存在着呼吸机脱不掉。”

  患者家属说:“手术是成功的,起码给患者生的通道打开了,也鼓舞了我们。”

  60天,从寒风凛冽到春暖花开,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一次次在疫情风暴中心,带领患者穿越生死线。如今,队员们都已重返工作岗位,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对她们来说,武汉,已经成为生命中,抹不去的印记。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感控科科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护理组组长宋瑾说:“ 抗疫的机会,永生难忘了。”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重症医疗队医疗组组长齐栩说:“我们和死神掰手腕赢了。”

  时任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说:“ 感念你们为我们医院、为武汉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你们每一位同志都是英雄。”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婷婷、龚俊杰、郭锴峰、颜斌  新华社 王鹏、赵凌翔 报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