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跑出复工“加速度”!工地防疫不放松, 快来看看这些硬核举措

2020年04月06日 10:04:10 | 来源:今日徐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

各个施工工地如何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工人们能否严格执行防控要求?

  世茂汉之源西区工地所有外来员工隔离14天后再上岗

  4月2日下午两点多,在津浦东路世茂汉之源西区1、2期项目工地门口,几名工人排队在测温点登记、测温、消毒。“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经过这三道程序后,才可以进入工地。哪怕刚出来又进去,也必须遵守规定。”值守人员说。

  工地门口贴有两张二维码,记者逐一扫码后看到,一个二维码为工地人员个人信息登记表,另一个是工地每日消毒情况统计。

  据了解,该工地有工人近600人,主要来自浙江、安徽等地,所有外地人员来到徐州后,集中隔离14天后才能上岗。进入工地前,还要签订《进场承诺书》,如实报告个人情况并自觉遵守防疫规定。

  “我们3月上旬开始复工,在此之前,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已按照相关要求先把防疫准备工作做到位。”工地安全经理周俏钦介绍,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防疫物资的储备,二是利用空的宿舍安排好集中隔离区。“当时到处买口罩都买不到,幸好包挂单位帮助我们协调购买了5000只口罩,这才解了燃眉之急。”

  现在,工地人员就餐时间由以前的1小时延长到2小时,最大可能减少人群接触。每天至少安排3名专门人员进行不定时防疫巡查,查看工人是否按照要求戴口罩及场地消毒等情况。周俏钦说,工地所有防控情况每天都会上报包挂单位。

  地铁三号线南三环工地每人每天发放两个口罩

  和其他工地相比,地铁三号线南三环路站工地的情况有些特殊——工地80%的管理人员和工人都参加了徐州应急医院的建设。

  “2月2日进场施工,2月21日结束后立刻回到地铁工地复工。”4月2日下午,该工地生产经理娄兴介绍,工地共有工人110人左右,主要来自徐州和四川,其中多半春节都没有回去,“2月20日前后,回家的人员陆续返回,每一个都在我们的定点宾馆隔离14天后才返岗。”

  为做好日常防控,工地南、北区均只保留一个出入口,在入口设置防控点,所有入场人员都必须先登记、测温、消毒,并佩戴口罩。就餐方面,工地做好饭后分发到工人手中,避免人群聚集。

  “我们每人每天发放两个口罩,每天有安全人员进行现场巡查,看工人是否按要求佩戴口罩。”娄兴说,工地每天的相关情况都会上报办事处城管科和轨道公司。

  外环公路(东南段)四大原则引导工人有序复工

  徐州市外环公路(东南段)起于104国道利国镇南,终于铜山三堡206国道与北京路交叉处,全长80.1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由中国建筑承建。

  4月1日,在施工现场,数十台工程机械正在作业,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面戴口罩,分别进行着路面摊铺和路基施工工作。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月中旬就编制下发了《新冠肺炎复工防控指南》,同时根据工程关键线路控制节点和施工队伍情况,明确了京杭运河大桥、园博会通车段等为疫情先期复工点,并制定了“人员未动、防疫先行”“徐州先返、分批返岗”“分类集中、直接到达”及“文明健康返岗、保护自己他人”四大返岗复工原则,引导参建队伍有序返岗复工。

  该负责人说,在疫情没有解除的情况下,徐州市外环公路项目将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的原则,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做好保障。”

  融悦府工地包挂单位每天至少巡查两次

  位于三环东路东侧的融悦府工地由市城管局行政执法支队六大队包挂。该工地共有工人400名左右,现已经全部复工。4月3日上午,几名戴着口罩的工人在入口先后登记、测温、消毒后进入工地。

  “这个工地复工相对比较早,2月下旬就复工了。当时防疫形势还比较严峻,除指导、督促工地将防疫准备工作做到位外,我们还安排了城管队员常驻工地作为防疫巡查员。”市城管局行政执法支队六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复工初期,该工地有近百名宿迁工人被统一接到徐州,隔离14天后才进场。

  “目前,融悦府工地每天的登记、测温、巡查等工作都在按照要求进行。和我们包挂的其他工地一样,每天城管人员至少会到工地巡查两次,确保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到位。”城管六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聚路东地块每间宿舍由6人调整至2-3人

  4月1日下午两点,记者来到位于云龙区的商聚路东地块建设项目工地。该工地制定了严密的疫情防控措施,唯一可供通行的北门,有专人对进出工地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

  “我们工地从3月初开始复工,一直严格执行有关防疫规定,从工人进入现场开始,一直到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甚至是用餐区,都有着明确的防控措施。”项目经理陈有名告诉记者,进入工地的工人一律戴口罩和安全帽,体温不能超过37.2度。

  据介绍,施工区在每天的施工前和施工后都会进行全面消毒,办公区则在早、中、晚进行三次全面消毒,各办公室每日要做好通风工作,分散办公,避免人员聚集。生活区同样一日三次消毒,且严格控制居住人员数量,由每间6人调整为每间2至3人。食堂则使用一次性饭盒统一配送,在工地指定的开阔场地分批发放。

  马洪路隧道项目返岗人员100%参加防疫培训

  位于九里山附近的马洪路隧道项目工地,是我市重点工程。4月1日进入工地,每个人员和车辆都要经过项目部的同意,门卫才打开大门,然后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并出示“彭城码”,符合条件后方可入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内施工安全警示标语和疫情防控海报随处可见,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们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春节过后,项目部对防疫工作进行了布置,前期先到工地的6人单独隔离。同时,我们对返岗人员做好防疫培训,培训率达到100%。我们还制定了10条进出大门的要求,并督促卫生员做好日常消毒和每天两次的体温检测工作。”项目部安全总监罗万勇表示,工地及时请医院对项目部人员进行核酸检测,3月15日前来徐人员100%进行了检测。

  目前,该工地已经全面复工达产,正有序推进各项工程进度,争取年底前完工。

  (来源:今日徐州 编辑/李明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