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的寺,明代的园
古祠堂代代相承
无锡惠山古镇景区,恰如一座
穿越时光的江南历史文化博物馆
你道是秋色灿然
而我也想带你寻觅
因为
论秋色,我只服惠山寺前,年年此时!
银杏季 x 惠山寺
清朝乾隆皇帝曾到惠山寺礼佛并留下大量诗篇。1863年李鸿章在惠山寺废墟上建昭忠祠。惠山寺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而历无锡十大丛林之首。
这棵存活了600多年的银杏古树直径1.19米,树高21米,相传为明朝洪武初年寺僧性海所植。惠山寺的银杏黄了,无疑就成为无锡标志性的秋天一景。有了暖阳的照耀,古银杏更显得耀眼夺目,光彩四射,成了拍客们镜头中最美的明星。
2004年4月26日,具有1500余年历史的江南名刹惠山寺法喜充满,修复开放并恢复宗教活动,从此晨钟暮鼓、经声佛号又回荡在锡惠山麓。目前的惠山寺佛法僧三宝俱足,古老的丛林正呈现出勃勃生机。
很多朋友,仿佛守着一个承诺,
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看看,
望一回感叹一回,年年感叹年年不老,
树不老,我老, 我老了树还不老。
银杏季 x 云起楼
云起楼,因曲折的廊桥逐步向山上盘升,好像是通向云中一样而得名。云起楼的前身是惠山禅寺的僧房,因为清朝的康熙皇帝要来惠山寺,当地的地方官僚便将这处僧房改建成如今的盘山上升的回廊。据说当年康熙、乾隆两帝来惠山寺时,就在云起楼前接驾的。
云起楼的这棵古银杏,很突兀地耸立于铺满青砖的院子里。当黄色的树叶凋落在暗青色地面上时,围成一圈一圈的黄叶,衬托着高大的树干,犹如金鸡独立寒秋一般。这个时候,登上云起楼,从高处拍摄古银杏,画面便充满了禅意。
江南的古镇,江南的银杏
有着不一样的秋色
如果你也喜欢这份秋
便去无锡惠山古镇看看吧
晚亭枫红,秋意甚浓
依着阳光,远眺季节的转角
落叶安放宁和,在落日的余辉里
燃烧着厚重短暂的生命,
明媚了萧索的冬。
惠山古镇景区赏枫地点推荐:
华孝子祠,寄畅园、二泉书院,中国杜鹃园
在秋的斑斓中,坐拥一枚枫红的温暖
走在铺满枫叶的小径上,凝眸一段时光
享受一份馨纯的宁静。
最美还是寄畅园
乾隆独爱无锡惠山寄畅园,六下江南七次驻跸,绘图纸搬到北京造清漪园(慈禧改名颐和园)内惠山园(今颐和园内谐趣园),并在昆明湖泮玉泉山上建玉峰塔,仿寄畅园借景锡山龙光塔影,其痴迷不是一般两般。
“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清冷涧下濑,历落松竹林”,康熙还特意为寄畅园题写了“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刻石。以下是无锡人最为熟悉的,如明信片一般的最经典的寄畅园秋景。
最惊艳的秋色会在哪里?
除了红枫、银杏,这里还有泡桐、榉树、爬山虎......
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秋雨绵绵,
彩林的绚烂无可替代。
正是一年中最色彩斑斓的季节,惠山古镇像打翻了颜料盘一样,让人怎么也看不够!也许因为这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秋色之美,让许多摄影师带着镜头上天,从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角度,为大家记录美景,用那句话说就是,根本停不下来!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
而是在洪涛依旧中,
端坐磐石,在心里修篱种菊。
用这几句深心明眼的话语下茶,
泡得秋日里一壶窗明几净。
这个秋天,在惠山古镇,
就做个静悄悄的人,
闲看秋叶落,干净如始。
(来源:无锡市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