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洋娃娃,给它打扮,为它穿衣,和它说话,带它出门旅游拍照……很多小女孩都曾经拥有自己的玩偶娃娃。如今玩偶娃娃早已不再是小女孩的专属,有这样一群大孩子,他们年龄不同、职业各异,因为“养”玩偶娃娃,形成一个“神秘”的朋友圈。
他们自称“娃爸”、“娃妈”,不仅给自己的娃娃缝制或购买服装,给娃娃化妆、制作假发,还不定期地举行线上线下娃娃聚会,互相交流养娃心得。和芭比娃娃不同,这些娃由人形师(制作娃娃的人)全手工制作拼接,工艺复杂,每个娃娃都是独一无二的。
扬州有一个地方,是所有孩子向往的乐园,那就是“五亭龙毛绒玩具城”,这里有成百上千家玩具店,数万种毛绒玩具,全国约90%的毛绒玩具,都出自扬州。
可米是扬州的一名娃娃设计师,不过,她设计的不是普通的毛绒玩具,而是精致又逼真的陶瓷娃娃。
和大部分女孩子一样,可米从小就喜欢娃娃,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为娃娃换各种漂亮的衣服,和她们玩过家家。
但是,和其他小女孩不同,可米不仅会为娃娃换装,还喜欢自己为娃娃做东西。用碎布为娃娃做衣服,用盒子为娃娃做家具,用筷子和碎布条为娃娃做拖把......她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一个属于娃娃的小世界。
在动手制作的时候,为了增强互动效果,也为了让娃娃的世界更真实,她会用真实的材料来制作,比如,娃娃房间里的蜡烛,就是用真蜡制作而成,可以用火点燃的。
可米说,比起制作完成后的成就感,制作的过程,更让她快乐。
高中时候,可米从网上知道了BJD娃娃。BJD的全称是ball joint doll (球关节娃娃),是指关节处是由球形部分链接起来的娃娃。正因为有如此特殊的构造,才使得BJD能更生动地展现更丰富的动作和姿态。
BJD娃娃比普通娃娃尺寸更大,10cm到70cm不等,这就使得在娃娃身上的塑造空间更加广阔,不仅可以更换服装,还能修改化妆,调换手脚,头发,甚至眼球。
可米被BJD娃娃深深吸引,做梦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BJD。但是,无奈BJD娃娃价格昂贵,每个上万元不等,对她来说无疑是天价。
大四那年的春节,可米征得父亲的同意,用买新衣服的钱,买了自己的第一台电动缝纫机。满心欢喜的可米开始摸索着,用缝纫机和旧布料做娃娃的小衣服。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可米用自己的实习工资和攒了很久的钱,买了自己的第一个BJD娃娃。因为国内卖BJD娃娃比较少,且价格昂贵,可米特地托人从韩国代购,等了足足四个月。刚收到娃娃,可米就迫不及待的拿出缝纫机,为她制作衣服。
正式参加工作以后,可米陆陆续续买了许多娃娃,BJD、迪士尼等等,成了名副其实的“娃奴”,她的工资大多都用来买娃娃和制作娃娃衣服的布料。
可米说,娃娃成了自己生活的调味品,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却是不可缺少的。
渐渐地,可米不再满足给娃娃做衣服,做家具,她开始试着给娃娃化妆,通过妆容来表现娃娃的喜怒哀乐和个性。她给娃娃带上假发,化好妆,穿上漂亮的衣服,放在自己搭建的场景里,给她们拍照,并发到网上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
慢慢的,喜欢她的娃娃造型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开始找她,让它帮忙给自己的娃娃造型,可米也成了一名娃娃化妆师。可米在娃娃圈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手中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她的化妆水平越来越高,娃娃的妆容也越来越精致。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可米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别人设计好的娃娃上化妆,为什么不能自己设计娃娃呢?而且现在大多的娃娃都是树脂材质的,时间久了就会氧化变色,有没有什么材质制作的娃娃可以永久保存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可米想到了陶瓷。从设计到烧制,到最后的成品,每个环节,自己都可以亲身参与,更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不过,想法虽然好,但是自己身边并没有人会烧制陶瓷。
执着的可米决定去中国的陶瓷之都——景德镇,学习烧制陶瓷。于是,可米独自一人,来到了景德镇,在那里待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她认真学习制陶的每一个步骤,经过一次次失败和尝试,她终于烧制出了一件满意的陶瓷娃娃。
不过,回到家中可米才发现,自己烧制出来的娃娃虽然工艺已经很完美了,可是正常的人体结构却没能够好好把握,不是那么漂亮。可米决定再回到景德镇,从制模到烧制,继续深入学习。
这一次,可米认真参照了人体结构,又对之前的工艺进行了改进。在数月的努力下,终于成功了,新的娃娃形象也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
未来,可米有许多大胆的想法,她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她的娃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把她的娃娃带回家。
让原先空白的玩偶,有了自己独到的眼神,各异的装扮,每一个玩偶都有无数的模样,也如我们的人生,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能够专心于一件事,也能够不忘初心,实现着自己小时的童话梦,每一个手捧娃娃的人,也许心中都包含着一颗永远闪耀的童心。
(来源:海西头微信公众号、重庆商报;编辑/黄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