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全省启动沿江化工污染专项整治,要求各地采取综合措施,严控化工污染。苏州是工业大市,在沿江化工污染专项整治方面成效明显,特别是张家港的东沙化工区,为了保护环境,整个化工园区主动实施了关停转型。
在位于张家港的东沙化工园区内,原苏化集团生产液氯的一个车间,一千多平米的厂房每天可以生产150多吨的液氯。但随着整个化工园区在去年底关停,企业也停止了生产。作为全省首个整建制主动实施关停的化工区,东沙化工园区曾经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层次偏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现实问题凸显。
张家港东沙化工园区建于1993年,面积约3.2平方公里。化工区曾对增加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在主要化工企业正式关停前,区内实现开票销售收入28亿元,入库税收2.58亿元。
张家港市委书记朱立凡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决心大力整治沿江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着力提升产业质态,扩容发展空间,努力重塑绿水青山,维系美丽乡愁,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2013年,东沙化工园区开始启动关停转型工作。起初,部分企业不理解,甚至有个别企业提出质疑。为此,当地安监、环保以及南丰镇政府等部门对37家化工企业逐一走访,面对面传达上级要求并进行思想引导,同时建立完善“一企一档”,稳步推进化工企业关停工作。近两年来,地方党委政府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更加坚决的态度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制订关停转型补偿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高效规范地做好资产评估、关停谈判、资产转让等工作。同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免费提供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再就业,争取企业的配合与支持。2017年12月15号,东沙化工园区实现全部关停,比原定计划提早半个月。
江苏苏化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陶华说:“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其实挺不愿意看到企业被关停,毕竟一家企业成长起来不容易。当然,政府为化工园关停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长江是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的责任,所以我们积极配合政府关停化工园区,为提升沿江生态环境,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和贡献。”
通过关停整治,每年可减排COD1190吨、氨氮27.02吨、二氧化硫1530吨、氮氧化物550吨,减少危废产生量2028吨,此外,每年还可节约标煤15万吨,有效改善化工园区周边的人居环境,更好满足当地居民在生态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此,张家港市民说:“以前路过这里,有时候会闻到一股化工味,尤其在天气不好的时候。现在化工区关停了,空气中再也闻不到异味了,感觉整个环境都变好了,我们老百姓生活也更加舒心了。”
苏州市经信委主任周伟表示,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沿江三市的化工行业整治和提升,同时迅速拓展到全市。“今年实现化工企业进区入园率,要达到62%以上。”周伟说。
在生态环境问题上,苏州不仅有铁的决心,还有铁的手腕。关停化工园是为了更好地转型升级,也是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东沙化工园区在关停的同时,下一步规划也已经在同步推进中。
张家港市南丰镇党委书记沈琳说:“原来的东沙化工区,现在叫东南工业区。我们联合东南大学对整个园区进行了重新规划,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新园区。通过规划图大家可以看到,未来园区的主导产业是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为主,西边是海洋工程装备和环保装备,北边是新材料产业,现在已经有一个高端材料项目入驻,总投资约2.5亿元,预计明年初就能正式投产。同时,还有几家环保新材料企业有意向入驻这个新园区,我们正在积极接洽中。力争通过2到3年的努力,我们把整个园区打造成为苏州地区乃至全省产业‘腾笼换凤、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东沙化工园区距离长江4公里左右,属于紧邻长江。在东沙化工园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确实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奋斗在新时代,苏州将在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努力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