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浩渺的太湖在地理上直接与长江联通,太湖水的水质直接影响到长江水的生态环境。现在这里已经成为无锡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地方。
漫步在贡湖湾湿地,徜徉在花、草、树、水间,感觉是神清气爽。但是你恐怕无法想到:曾经的这里,鱼塘、养殖场遍布、企业众多。
为了让无锡的母亲湖——太湖重新焕发生命力,无锡在全国率先进入大规模治理水污染模式,累计投入资金600多亿元,实施了10大类4500多项治太重点工程,有力推动太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无锡市太湖新城发展集团副总裁徐菁说:“2007年无锡水危机以后,我们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行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搬迁企业3245家。我们所在区域为贡湖湾湿地,总面积590公顷。2012年,我们向国家申请了十二五水专项,通过污水截流、生态清淤、湿地修复、动植物系统构建、水生动植物的培育,建设成为我们目前这个生态环境优良、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市民休闲的一个良好的场所。”
贡湖湾湿地有个童话般的名字,叫做“水上森林”。在这片水上森林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正在工作着。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钱新说:“我们是依托国家十二五水专项的这样一个课题,应用了多种水生态修复的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一个区域里面,我们不仅在沿岸,而且在水域中间,我们配置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同时还配置了一些水生动物,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提高水生态系统它自我的净化能力,促进它持久的自我恢复和稳定。”整个系统的建设,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太湖沿线的生态质量和景观,同时也为湿地建设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也为后续的治太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由2007年的劣Ⅴ类改善为Ⅳ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较2007年分别下降57.9%、29.6%、44.1%、90.3%和8.2。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改善幅度超过全太湖水质平均改善幅度。
近年来,无锡市把太湖治理作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压倒性任务,大力实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河道整治,严禁污水直排。建成长广溪、尚贤河、梁鸿等一大批湿地。铺设污水管网8700多公里,创建排水达标区5100多块;完成太湖清淤52.52平方公里,清淤量1800万立方米。全面推进流域内161条河道的综合整治,打好“黑臭水体歼灭战、断面达标攻坚战、水质提升持久战”,持续促进太湖无锡水域和河道水质一年比一年好。
同时,无锡市坚持把加快产业转型作为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的治本之策。2016年以来,全市钢铁去产能290万吨,关闭化工企业275家,万元GDP能耗降到0.35吨标准煤,否决和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拟建项目891个,新招引总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新兴产业项目70个,其中300亿元以上项目4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年前的鱼塘、养殖场,十年后我们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无锡走出了一条生态治理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路。绿树成荫、鲜花遍野,湖光山色,人游画中,俨然是一个集自然、人文特色于一体的城市大花园,无锡山水之城的魅力正在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