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码头是长江经济带专项整治的重点之一。保护长江生态,铲除非法码头极为迫切。自2016年以来,全省把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作为长江大保护的重点工程来抓,获得国家层面的肯定。在全省沿江非法码头整治中,南通样板什么样?
南通市主城区崇川区姚港河口如今绿草茵茵,树木摇曳,而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非法砂石装卸码头,在岸上砂石成堆,尘土飞扬,在水面上运送砂石料的小驳船进出河口,很容易与其它船舶发生碰撞。这一非法码头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周边环境,而且对水陆交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去年,南通市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了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依法取缔了这处非法码头企业,对岸坡进行复绿,并实施长效管理,有效保护了长江生态。
长江南通段岸线上起如靖界河口,下至启东咀,全长约166公里。由于历史原因,在开发利用长江岸线的过程中,南通也产生了一些非法码头,大多位于通江河口,以作业砂石等建筑材料为主。这些非法码头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长江岸线,而且对长江生态环境、通航安全、港口市场秩序等构成严重威胁。由于形成原因和权属关系复杂,有些码头已经存在了20多年,经营业主几经更迭,整治难度很大。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加强联合执法,堵疏结合,强力整治,投入专项整治资金7.1亿元,一举取缔53家非法码头企业,累计拆除吊机73座、混凝土基座78座、罐体25个,迁离浮吊17艘,清运砂石量38.5万吨,退出港口岸线4.6公里,且全部进行复绿并恢复自然岸坡。南通市非法码头专项整治直击痛点,选准着力点,整出了新空间,相关做法得到国家长江办的通报表扬,在去年8月武汉召开的全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现场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专项整治重在长效管理,防止回潮非常关键。非法码头拆除复绿之后,怎样来进行长效管理的呢?据了解,去年小码头和建材厂被拆后,政府开始委托园林公司进行绿化,并进行日常维护养护工作。园林公司工人说:“现在这片绿地长得挺好,相信不久以后也会绿树成荫的,平常在这里散散步挺好的。”
腾笼换鸟是专项整治的根本目的,南通市以专项整治为契机,开展了港口总体规划修编,将原来的“一港十二区”优化整合为“一港八区”,形成江海联运发展的路线图。为满足市场对砂石等建材的需求,南通市还结合港口规划修编,确定12个砂石码头布点方案,规划建设管理规范、生产有序的砂石码头集聚区。
面朝大江,鸟语花香。没有了“散乱差”的小码头,增加了“高颜值”的绿化带,漫步在江边小游园,给人一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感觉。相信,生态长江将成为南通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