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不去菜市场,摊子上堆起了绿油油的野菜,看着神清气爽,勾着肚子里的馋虫。买上几把香椿,挑上几个鲜竹笋,留着口水盘算晚餐,毕竟,春天的野菜,比肉还好吃!
一到春天,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出游吧,看看春光,拍点游客照,然而,在吃货的眼里,春天的郊外就是一个美食城啊!
带个篮子,揣把剪刀,毕竟满地的蕨菜和马兰头可不能轻易放过了,再搞点装备挖点笋,啧啧~
还有河岸桃树的桃胶也能吃,想想口水都流一地啊~
香椿
香椿散发着一种奇特而浓郁的香味,就像对臭豆腐的爱恨。有些人避而不及,但在爱香椿的人看来,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
香椿切碎和鸡蛋就这么简单地一炒,也就成了一份香气四溢的家常菜。
艾草
三月的江南,在河岸、沟渠、田埂边,野生着一种小草,它草香浓郁,有着极强的上色能力,常被人们采来用做于青团的制作。
把打碎的艾草汁,拌揉进水磨糯米粉中,制成粉绿的皮子,馅料则取用赤豆、糖渍桂花和水晶般的猪油。
现在无锡市面上的青团就基本以麦青青团为主了。麦青青团往往比艾草青团有更浓郁的颜色,吃起来会有一股浓浓的麦香,也大受欢迎。
春笋
离春天最近的就是这一口春笋了。笋的做法也五花八门,但是最经典的还是油焖笋和腌笃鲜。
好吃的油焖笋,用的是笋最嫩的部位,比如笋尖和中上段。重油重糖翻炒,端上桌颜色红亮,笋鲜口感嫩脆爽,还带着丝丝甜。
腌笃鲜,腌即咸,鲜即鲜肉、鲜笋,而笃则是吴语中的象声词,意即炖汤微开时那种“笃笃”的声音——通俗讲腌笃鲜就是“鲜肉咸肉炖春笋”。
马兰头
春天的田间地头,遍地都是马兰头。茅草地、菜园边、小桥流水畔、竹篱茅舍旁……它探头探脑地长在杂草丛中,叶呈椭圆形,颜色深绿;茎长两三寸,带点红色的马兰头是上乘。
新鲜的马兰头不能直接吃,需要用水洗去叶子表面的浮尘,用开水烫掉生涩,捞出沥水备用。常见的就是马兰头拌香干,马兰头解毒清热,春天最易肝火旺,燥的时候不如去野地里挖一些马兰头吃~
荠菜
溪水流淌的水边,那儿的菜地总是生长着各种野菜。荠菜算是最争气的一种,大江南北都常见。
荠菜肉馄饨,是无锡人春天对自己的犒劳。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早春的气息,鲜美而微有生涩。
除了包馄饨外,还可以做成荠菜豆腐羹,是小时候泡饭吃的美味。当然荠菜炒年糕也是极其鲜美的!
江南人爱吃春卷,咬一口炸得酥酥的春卷,才算咬住了“春”~
都说江南好,春天的江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