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苏州人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酱汁肉,上市了!
照片来源:吴人少白
苏州老字号陆稿荐的酱汁肉,在苏州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名望。早上7点多,陆稿荐的工作人员将烧好的酱汁肉称重、装盒、浇汁,一盒一盒弄妥当了,正式营业!
陆稿荐为酱汁肉开辟了一个专卖窗口,今年酱汁肉价格没变,依然是46元/斤。因为是首日上市,陆稿荐只准备了300-400斤的酱汁肉,到中午12点就卖完了。不过以后会慢慢加量,到清明节前夕为最高峰,每日供应1000多斤。2017年,仅陆稿荐一家就卖出了18吨的酱汁肉!
照片来源:吴人少白
苏州老字号陆稿荐的酱汁肉,在苏州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声望,这不,酱汁肉第一天上市就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买。
全先生今年60岁了,家住梅花新村,一早骑着电瓶车赶来买酱汁肉,为了这一口等了一年了。
酱汁肉最大特点就是酥、烂、肥而不腻,自己烧不出来这个味道的。买一盒回去和老伴两个人能吃个两天,荤菜不用买了,再配两个蔬菜就足够了。
在陆稿荐店外,小鱼遇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名叫姜淇薇,才两岁多。她爷爷说:“一大早就缠着我,要来买酱汁肉吃,她最喜欢吃里面的卤汁,甜甜的又有肉香味。”
当问起酱汁肉好不好时?她开心的点了点头。
照片来源:吴人少白
朱小姐和家人从家乡西安到苏州旅游,之前在网上搜苏州当地美食,已经对酱汁肉心心念念了,没想到这么巧,刚到苏州的第一天就碰上酱汁肉上市,赶紧买一盒尝尝。
照片来源:吴人少白
香酥鲜嫩,油而不腻
顶上肉皮酥烂而有韧劲,嚼在嘴里滋味浓厚,细嫩滑爽毫无渣感;中间肥肉晶莹透亮,肥而不油,油汁流入喉中犹如甘醴温润;下层的精肉也是瘦而不柴,酱汁浸润,浓郁可口。
清明祭祖必备
酱汁肉是清明祭祖的时候必备的一道菜,旁边再配一道青团子,一红一绿,庄重亲切。为显尊敬,酱汁肉一定要方正,所谓“肉不正则不实”。
陆稿荐酱汁肉制作过程
1、切块。选用肥瘦相宜的猪肋条肉,切成四公分见方的小块。
2、腌制。肉与盐、香料等腌制40分钟。
3、焯水。入锅汆水。
烹煮酱汁肉的大锅
4、烧卤。秘制卤+16味中药,大火烧开,放入刚才准备好的肉。
16味中药+红曲米粉
5、上色。一个多小时后,加入天然红曲米粉上色,再一刻钟,加入黄酒定色,继续焖烧,直至完成。
6、浇卤。还没结束呢,起锅之后还要浇上自家的卤汁,冷却过后分装,再浇一遍卤汁。这样出来的酱汁肉颜色鲜艳,口感最佳。
酱汁肉的美味秘密都在这个卤汁里 照片来源:吴人少白
卤汁是通过红曲米和中草药熬制出来的,并且在酱汁肉的烧制过程中是不能加糖的,要在烧好后再把卤汁浇上去,这样才会有“入口甜收口咸”的感觉。
肉买回来后凉了,怎么加热?用微波炉?NO!脱水太快——易失水!铁锅回烧? NO!火力太猛——易失香!水锅上蒸? NO!水汽太足——汤淡了
正确的做法是:架在饭锅上回蒸!
饭锅上的水汽不多不少,正好让酱汁肉恢复到最佳状态。然后,把热好的肉再铺到刚出锅的金花菜上,一红一绿,一荤一素,咸甜相宜,胃口大开。
最后,再告诉你一种苏州吃货独有的吃法:买酱汁肉时,千万记得讨点酱汁回来,那个汁可是这道菜的精华!吃肉之前,把酱汁拌到白米饭里……
为何酱汁肉不全年供应?
这么好吃的酱汁肉为何只在3月至4月底5月初供应,这里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某年四月十四日"轧神仙"前夕,有个衣衫褴褛、背一条破草荐、手捧两只叠在一起的旧陶钵的乞丐,走进肉店(陆稿荐前身)求宿。陆老板见其可怜,遂发善心允他在灶门空地上蜷宿一宵。次日凌晨那乞丐不辞而别。等到烧火伙计烧肉时发现灶前有条乞丐留下的破草荐,于是随手撕碎往灶堂一塞付之一炬。不料一阵异香散发开来,店里人都惊呼"香得来、香得来"。陆老板知后觉得奇怪,暗忖昨日那乞丐莫非是仙人化身,那两只陶钵合叠恰是个吕字(叠口为吕,相传乞丐为吕洞宾)。悟到此,陆老板连忙把未曾烧掉的破草荐留下来, 每天抽出一根放在灶内,烧出来的肉异香扑鼻,附近中市街、下塘一带都闻到阵阵肉香。一传十、十传百,顿时生意兴隆。这个香气浓郁的肉就是酱汁肉。
从此以后,陆稿荐每年酱汁肉上市时间都定在"轧神仙"前夕,过后就不再卖了。传说以外,季节因素是决定酱汁肉上市时间的关键。
经过一个冬季,春暖花开,人们的胃口在这个时节渐渐苏醒,而色泽红艳的酱汁肉正好能提高人们的食欲。如果到了6月份,天气逐渐变暖,大家对肉的兴致也会变淡。
怎么样,看完之后流口水了吗?那就赶紧去买点酱汁肉解解馋吧!
(来源:情调苏州 编辑/童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