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学摄影,因自拍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定要战胜苍白的倔强

2018年02月08日 11:07:27 | 来源:文刀米微信公众号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2015年,南京阿姨刘瑶一组古灵精怪且个性十足的自拍照,经由自媒体人刘米娜微信公号“文刀米”首发后,迅速爆红网络。50岁退休前,刘瑶是一名工厂的工人,做着仪表装配的工作,跟艺术完全不沾边。退休后,她拿起了相机,爱上了自拍,并在55岁时办了一场家庭影展。2018年刘瑶新书《这会儿的太阳好温暖》签售会前夕,自媒体人刘米娜第二次采访了她,并写下了这篇长文。 

50岁学摄影,因自拍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定要战胜苍白的倔强

  作者:刘米娜

  第二次采访刘姨了,刘姨建议我将这张照片放第一个,她最喜欢这张,我问为什么,她说喜欢这个状态,亦正亦邪,还很性感。

  过了一天,她又给我发消息说,第一张照片用什么,让我自己定。

  这件小事,特别符合她在新书中透露的性格。

  “网红”刘姨

  两年前,一夜之间,南京普通的退休工人刘姨成了网红。

  当时就是她的这张自拍,让我决定约个专访。总觉照片里的她,有点像coco chanel,透露着倔强和优雅。

  刘姨的照片有趣,充满戏剧感,没法用摄影技巧去挑剔其中细节,满满的生动会让观者忘记其他。

  她用三角架在家里或者野外,给自己拍摄各种照片,有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是卖面料的小老板,或者是缝纫工,穿着自己做的很“森女系”的裙子,放肆、恣意的装扮着。

  她的照片很有情感,没有文字的记叙,或许更容易引发观者的想象。

  刘姨用照片给了太多读者鼓励和温暖,我记得当时很多人留言说,希望像她一样很纯粹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篇旧文《她50岁才拿起相机,拍摄穿着森女风的自己》的阅读量是120万,还有各种大号转载以及盗用,火得我们俩都有些懵。采访、活动邀约接踵而至,我都按照她的意思一一拒绝。

  她觉得自己是个普通老太婆,一切赞美都来得太凶猛、太突然,招架不住,也怕处理不好。

  “我就是个市井女人,没有受过这些”,刘姨说。

  拒绝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来自身体和精神的病痛。

  不甘心,想好好的活

  红了之后的刘姨,经历了一段糟糕的生活,家庭变故让她非常没有安全感,同时伴随着恶性肿瘤从确诊到动手术的种种煎熬,这两个问题又像漩涡一样,把她卷入了更深的痛苦中——抑郁症。

  2016年的刘姨过得很不好,拍照也非常少。

  在6月6日那天,她在朋友圈一连转发了十条养生文章,不少标题中都包含了“奇效”、“土方”这样的词。

  那段时间她总是陷入情绪的折磨中,总有坏东西跑到脑子里让她不得安宁,最痛苦的是她莫名害怕自己会发疯伤害家人。很多人想象不到抑郁症发作时的痛楚,她说脑子太累了,坏情绪、可怕的想象会让自己一刻不停歇陷入恐惧中。走上街的时候,会害怕被车撞,炒菜的时候,会担心锅里有人...

  她甚至想过离开这个世界。

  当“魔鬼”不在脑子里纠缠时,她就赶紧收拾东西跑出去拍照。

  “我不甘心,我想活,好好的活,想活就有希望”,刘姨说。

  她想了许多办法让自己康复,包括靠谱的不靠谱的,还有各种求神拜佛,所幸,女儿一直在身旁照顾和劝慰,她很自责自己拖累了女儿。后来,她遇到了一位好中医,医生非常笃定地告诉她,你能好。

  不知道是精神上的支持重要,还是药的疗效重要,或者更多源自她自身对健康的渴望,真的换来了逐渐康复。

  今年,她朋友圈的养生文章慢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她自拍,以及帮别人拍的各种照片。一切还像以前那样,拍得有滋有味。

  她依旧会穿着漂亮的裙子去野外自拍,常常会多带一些衣服、配件,要换造型。

  把家里各个角落都拍完了,她就把大床换成小床,省出有一面白墙的小空间,从而更方便装扮成不同角色拍照。

  她为什么会这样拍?为什么这么会倒持自己?在看完她的新书后,会有答案。

  无论是摄影师、设计师等等,作品最终总是有意无意投射了自己的生活。

  倔强

  1960年出生的刘瑶,经历过物质不丰富、多数人审美还很固化的年代。她的父母虽然穷,但一直都很有生活情趣,喜欢摆弄花草,用捡来的石子搭个小景常常能引得邻居们的赞美。

  她小时候黑黑的,自觉不漂亮,人总是会希望有出众的外表,长得不够美可以好好打扮自己啊。她从小就喜欢穿跟别人不一样的衣服,每每遇到或嘲讽或羡慕的眼神,内心会有些满足感。

  想起那天我们见面时,她突然对我说,你可以在头发一边扎个辫子,这样会特别些。

  哈,可爱的、爱美的刘姨,一直都这样。

  尽管时代没能给她享受独特的便利,但她一直用自己的手去尝试拥有一些独特的美好。

  在80年代她就一个人去青岛旅游,尽管回来后会遭受旁人的揣测;她坚持给自己做她认为好看的衣服,尽管做工不是那么好,尽管也会被人质疑太不随大流的裙子。那个年代,多数人穿得跟多数人一样。

  她倔强,对于喜欢的东西,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衣服如此,生活中也是如此。特别记得她书中记录自己喜欢花,但又囊中羞涩不够多余的钱添置植物,就常常跑到花草市场跟老板们软磨硬泡价格能不能再便宜点。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花草市场的垃圾桶里,常常有生命还剩一半、被丢弃的花草,她会捡回家中细心呵护,花草们再回报给她灿烂的生机。

  她的生活太有情致了,这种情致跟有钱没钱真的没有关系。她小时候喜欢画画,尽管没有走上这条路,但是时常还是会动动笔或者动动针线,她还会用很便宜的价格买来麻布袋然后再绣上花做成工艺品。

  拿起相机

  退休后,她在2010年有了相机。起初,她不是拍自己,而是像记者一样,去真实记录社会。

  2011年年初她拍了一组照片,当时南京有名的惠民桥渔市露天交易市场面临搬迁,她去抓拍了这个渔市消失前的景象。

  2月的南京,地上还结着冰,凌晨的渔市热闹又非常冷,镜头里能看到拍摄者的敏锐和善意,虽然从技术上来说,还很生涩。

  后来她还记录了很多社会的点滴,一些或许别人会忽视的镜头,下面的图都是她在几年前大过年时去拍的春运,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画面。她的拍摄也越来越娴熟。

  互联网的发达让她有机会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作品,也让人们更加警惕陌生人的镜头。很快,从人们对着镜头羞涩的笑,逐渐变成以捍卫自己肖像权为由拒绝被拍摄。

  刘姨的记录得换条路子。

  那就拍自己!

  于是,她的自拍中承载了各种爱好,可以自由地装扮喜欢的风格和角色,足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让她的“剧本”很有戏。

  而这些戏里的情绪,多多少少又是人生中曾经的经历或者向往。

  刘姨的新书,并不仅仅关于她的摄影,更多是她从小到今天的生活。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本来把一些段落做了记号,想摘抄到文章里,但是我想你们还是自己去看吧,一个个小故事,里面有她的人生智慧,有她的情绪、历练,以及贯穿始终的自省。

  她不是中国版的塔莎奶奶,她就是南京的刘姨。

  刘姨的文字读起来很生动,记下了一个普通女人的倔强人生。她给自己书写的序,名为“谢谢”,第一句话就看到了我的名字,这次和她聊天的时候,她又好几次对我说感谢,弄得我很难为情。其实就算没有我,也会有别人记录她以及像她一样的人的故事,记录者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活得很精彩很勇敢。

  此刻,刘姨的摄影展在南京的金陵美术馆进行,她每周末都会去美术馆看看观众,看看大家给她的留言,她很珍视这些话语。

  还想多说一点。

  两年前写刘姨的那篇文章,她收藏了,没事的时候就会点开来看,看留言。她跟我说的时候,我真是好庆幸当时多数都是温暖的言语。刘姨抑郁症严重的那一年,她会去看,希望从中找到让自己开心的理由。她说:“这么多美言,我受不起,我想做个好人,不能伤害别人,很强烈的愿望是让自己越来越好,才对得起大家的喜欢”。

  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的话语真的会变成别人救命的稻草,但也可能变成割断那跟稻草的刀,你手里可能拿着刀,但刀也可以换成花的。

  刘姨写了一段话,希望我能放在文章里:

  “当你情绪低落时,不要一味让其低落,要积极,及时化解。去人多的地方,去有阳光的地方,去主动与人交流。看自己平常最喜欢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要舍不得。让自己高兴,对自己好是最重要的,你好了,你才有能力去帮助你想帮助的人,不给他们添麻烦,做想做的事”。

  刘姨的新书由磨铁邀约,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叫《这会儿的太阳好温暖》。

  愿你我都能做个温暖的人。

  这样的刘姨你喜欢吗? 

  (来源/文刀米微信公众号  编辑/童婷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