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问:无锡有啥好吃的吗? 国民小吃征服你!

2017年10月12日 10:41:37 | 来源:无锡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倷伲无锡

  是一个古典与现代

  相融合的洋气城市

  不仅有美山美水

  更有着美人美食

  一般人来这里不逛吃逛胖个5678斤出去都不好意思讲来过无锡地界。

  当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那些五湖四海汇聚无锡,居住、生活、求学在这里的歪果盆友们,对无锡的情谊远比我们想象的浓厚许多。

  这不,马上就要到传统佳节中秋了嘛,外国盆友们热情地要跟民间大厨们拜师学艺,尝试无锡传统面点的制作技艺。还通过评选嘉年华放大招PK,看谁能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做出真正无锡味!

  无锡市委宣传部

  无锡市国联集团、无锡市商务局

  携手主办“爱在无锡,食在中秋” 主题活动

  邀请喜爱无锡地方文化、民间美食的外国朋友

  评选出“外国友人至爱的无锡面点”

  看看前10家入围

  最受外国盆友喜爱的无锡小吃

  看有木有你最钟爱的那一款

  小心口水!

  太湖饭店 乾隆一品梅花糕

  梅花糕源于明朝,是江南地区最著名特色小吃之一。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此糕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胜过宫廷御点,大加称赞,便赐名“梅花糕”,流传至今。

  无锡太湖饭店在原汁原味的“梅花糕”传统烹饪制作工艺上加以丰富和发展,把梅花糕又推上了一个新的境界,成为无锡传统美食中一个亮点。

  迎宾楼 葱油拌面

  迎宾楼的葱油拌面,熬葱油一小时,拌个面一分钟。熬一锅葱油,耗时不少,但出油却是绝对的香。

  熬葱油以江南的小香葱最好,将小香葱的葱白和葱叶分开,然后开火,倒入猪油加热到六七成,倒入葱白,再倒入葱叶,然后下几片老姜一起熬,有油炸的姜香沉底,葱香味道才扎实。

  一碗迎宾楼的葱油拌面,面条爽滑筋道,葱油的香味,隔开一百米也能弥漫,是记忆中最无锡的味道。

  穆桂英 松糕

  锡城老字号穆桂英的发展有目共睹,从一家专门经营糕团小吃的餐饮企业转型成为一家集糕点、小吃、中餐等于一体的航母级餐饮企业。

  现如今,无锡人想吃糕团都会首先想到“穆桂英”,逢年过节不去穆桂英排个队似乎就少了点啥。

  其中,松糕则是糕团中的送礼必备!穆桂英的松糕趁热吃时甜蜜糯软,待稍凉时再吃更有韧劲,而且越发的香,点缀于上面的松子更是让它清香无比。

  无锡大饭店 豆沙麻团

  麻团是一种经典的汉族小吃,咱们无锡人习惯在麻团里面包上豆沙,这是从小吃到大的美味早餐!

  无锡大饭店的麻团秉承最传统的制作工艺,用糯米粉加上南瓜泥制作出外皮,包入豆沙馅,捏紧成球型,滚上芝麻。投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可。口味独特、外形滚圆、饱满、皮薄、内香甜糯、酥脆可口。

  熙盛源 小笼馒头

  熙盛源在无锡的门店也有十来家,要重点表扬他家小笼包的卖相,褶子做得最好看了!

  熙盛源的小笼特色是个大肉多,皮子有嚼劲。建议先咬一个口子,吸汤水,汤非常鲜,然后倒入醋吃,肉馅鲜洁偏甜,但在醋的浸润下完全不会腻哦。

  天福苑 玉兰饼

  无锡小吃之玉兰饼,历史悠久,创始于1850年,因最初馅内要放入玉兰花瓣,故称“玉兰饼”。

  天福苑的玉兰饼已有22年的历史,皮子使用两种面粉精心配比,炸好后色泽金黄,外皮酥脆不粘牙,馅心软糯肉汁丰沛,是无锡人最爱的传统小吃之一。

  江南稻香 油酥饼

  江南稻香的油酥饼朴实无华,粒粒芝麻满缀在微拱起的饼面上,一口咬下去,松脆焦香绵酥相间,回味生津中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咸味,松软里透出满嘴的葱香,弥漫的绝对是从内心散发出的童年幸福滋味。

  最为关键的,吃这样的油酥饼一定要拿张油纸衬着吃,最后的饼屑吃完,油纸全被油所浸透。

  乾隆赞忆秦园 蟹粉小笼

  乾隆赞选用太湖螃蟹,剔出蟹黄装裱顶端,剔出的蟹肉熬制成蟹粉,把新鲜熬制的蟹粉包裹在腿心肉做成的馅料里。

  再配上上好的皮冻,蒸出来的包子整体晶莹剔透,汤水饱满,用筷子夹起来就像一个灯笼。

  轻轻一口咬下去,鲜美的汤汁立刻充满了整个口腔,紧实而充满嚼劲的馅料里面裹着满满的蟹肉,那种用湖鲜和新鲜的猪肉结合后产生的鲜美无法形容~乾隆赞,好食材,用心做!

  灵德灵 手推馄饨

  1984年,中山路96号的“如意馄饨店”是灵德灵的前身,店虽小,却每天宾客如云。

  灵德灵的手推馄饨传承三十多年,口味有经典白汤、浓郁红汤和最受欢迎的拌馄饨,每只都坚持纯手工推皮包制。

  功力深厚的阿姨们手法娴熟,推出张张厚薄均匀光滑柔韧的皮子,加上每天选用新鲜腿心肉做馅,真材实料,成就了一碗最具真心的传统美味。

  无双 红糖馒头

  顾客每天排队买得最多的就是红糖馒头,可谓门店的王牌产品。

  红糖馒头的形状是三瓣形的,像花瓣一样,这不是人为掰开,也不是用刀切出来的,是面点师用独特的手法制作而成,功夫都在压面和揉面上。

  压面至少要6遍以上然后再揉面,揉面的手法和力道也很重要,很考验面点师的技术水平。

  而且因为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纯正的老红糖,所以颜色会呈现红糖色,吃起来有一点点焦糖味,口感非常特别。

  当然更多

  “爱在无锡,食在中秋”

  精彩内容(hao chi de)还在继续

  明后两天将继续推送!

  扯扯你最爱的店,你最钟意的小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