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扬州御档》奏折披露治河秘闻 昔日汶河穿城过

2017年08月14日 15:05:40 | 来源:扬州时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清代扬州新旧城区的变迁

  在《清宫扬州御档》中有两件奏折,记载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有关扬州挑浚城市河道及护城河的情况。两件奏折告诉我们,当年耗银万余两,扬城官、商、民齐心协力治理护城河以及嗣后加强河道管理的那段往事。

  清代扬州新旧城区的变迁

  据《嘉靖维扬志》等史料记载,时至明、清代,扬州城已逐步形成了新、旧两城合一的城池,原作为旧城护城河的小秦淮河,已成为贯穿南北,并作为旧城与新城分界的标志河道。明代以前,扬州城仅有今小秦淮河以西、淮海路以东的建城面积,而今小秦淮河以东至跃进桥、解放前以西一带,为明代始建的扬州新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旧城偏西方位的南北向,穿城而过的还有一条河道,这就是今天已成为汶河路的昔日“汶河”。汶河从南到北近2公里的沿河岸线,共建有六座桥。分别是义济桥、新桥、太平桥、通泗桥、文津桥和水关桥。河两岸、桥两端,密集分布着官府机构、书院和民宅。汶河的南北端,同小秦淮河一样,分别与古运河、北护城河连通。随着汶河的消失,原河东西向的六座桥,早已废圮,但是我们还能从现存的街巷等地名里,寻觅到昔日桥的一些印迹,如新桥、太平桥(巷名)、通泗桥等。

  其中最能让人准确定位的只有文津桥,因为它在今天文昌路标志性建筑——文昌阁的下面,就像瘦西湖桥上建五亭一样,文昌阁则是建在文津桥上的楼阁。上个世纪50年代,填河修筑汶河路时为了考虑落差地平,便将桥整体沉到地下。

  御档奏折展现清代扬州繁盛

  在第一件奏折中写道,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月,时任两淮盐政高恒向乾隆帝呈报扬州挑浚市河、护城河的情形。乾隆帝览折后朱批:好知道了。

  从奏折中可知,当时挑浚河道的动因、任务分工以及资金来源等情况。开头句“扬州新旧两城居民稠密,商贾辐辏”,仅用十余字,即展示出当时扬州繁盛的景象。经过康熙朝60年的发展,到了乾隆中期,扬州已成为中国的大都市之一。此时的扬州城,其建成面积,与明初相比,扩大了近两倍。其时,陆路交通较为落后,护城河及内河舟船便成为主要的运输工具。因此,兼具运输、排污以及美化城市功能的护城河及内河,其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乾隆二十四年(1759)距雍正九年(1731),实算也有28年,城市的发展,商旅云集,特别是居民的增加,加之多年未作疏浚,加剧了护城河及内河杂物壅积,使得“舟楫难行,商民人等日用薪米货物之需甚为不便”,亟需“捐挑深通”。至于挑河所需费用,奏折中表述也很清楚,是由淮南众商户捐摊“集资”一万七千九百余两银。

  官府为河道保洁“立法”

  7个月后,乾隆二十四年十月,在完成市河、护城河疏浚工程以后,两淮盐政高恒再上奏折,向乾隆帝呈报护城河挑浚的相关事宜。在第二件奏折中,重点呈报了河道“长效管理”的举措。

  从奏折内容看,扬州府出台的河道“禁止倾泼堆积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令江都、甘泉二县各设小船二只往来游巡。二是“每年二、八月委二县典逐段探量,略有淤浅处所,即行罱捞”。三是“小船水手怠忽狥隐,亦即重责并换至该二县身任地方,似此便民河道稽察疏浚是其分内,倘有玩视,均应参处”。四是使官民咸知,“警凛庶城市河道常通,使民间米薪货物出入便利。”通讯员 扬档轩 魏怡勤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