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漫评丨消除滤镜诚信经营,守卫健康严字当头

2023年11月23日 07:00:27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漫画:《摘掉“美颜滤镜”,净化消费市场!》

  购买生鲜蔬菜,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疑惑,在店铺里看着色泽新鲜,买回家却觉得没那么好看了。很可能,这是“生鲜灯”在作祟。12月1日起,我国《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生效,禁止各类市场主体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的感官认知。

  据了解,“生鲜灯”是一种冷光源照明灯具,不会散发热量加速食物腐坏,但可能影响消费者对真实色泽的感官认知,比如红色灯让鲜肉看起来红润多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对于禁用“生鲜灯”,网友们在一致表示支持外,也提出了更多的希冀和建议,“希望没了生鲜灯,不要在肉上做文章”“还有水产品的厚塑料袋,是不是也该改改了?”食品安全无小事,消费连着千万家。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从农田到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才足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摘掉“美颜滤镜”,净化消费市场。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消费市场的潜力与活力充分激发,住宿餐饮、旅游游览、出行服务等接触性消费率先快速复苏,消费者不要“将就”、追求“讲究”的升级类消费增势也愈发明显。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生鲜灯”也许可以蒙蔽消费者一时,但最终为以次充好的销售行为买单的,还是那些不守诚信的商家。在《办法》明确生效日期和适用对象以后,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制定了细致的落实办法,市场监管部门纷纷开展宣传动员和监督检查,南京、连云港等地明确将对仍不符合规定的经营者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最高可实施三万元以下罚款。健康有序的消费市场有赖公平竞争,夸大产品的吸引力,会导致市场失衡、信息不对称和恶性竞争,经营者应该不断提高诚信经营意识,多在产品品质和创新上下功夫,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选择,才是维持口碑和长久经营的正道。

  织牢监管网络,守卫舌尖安全。食品安全监管是确保公众健康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健全国家标准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向妨害食品安全、危害百姓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亮出法治利剑,下大气力共治食品安全。然而,食品安全的威胁复杂多样,层出不穷:校园周边的“三无”小食品流动摊贩屡禁不止,餐馆食堂等经营场所卫生恶劣时有曝光,缺少有效管理的预制菜引发公众质疑......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的监管必须更加主动、细致才能不负期待,禁用“生鲜灯”,可以有效防止劣质食材流入百姓餐桌,危害人民健康,后续对违规者必须予以严厉处罚,形成食品安全的高压态势。广大商家应该认识到,食品安全卫生是经营活动的底线,离开了这一原则,无论是网红店铺,还是畅销单品,都走不长久。对于消费者而言,也需不断提升自己和家庭成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培养选择安全食品的能力和习惯,如此方能确保在享受美食时安心无忧。

  提高技术手段,健全产业链条。生鲜食品保鲜期短,运输要求高,“生鲜难鲜、未卖先损”是不少农民、养殖户、商家的困扰,但这并不是坑蒙消费者的借口。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也是生鲜消费大国,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对推进这项民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需在生产源头科学规划,采取合理的种植和养殖方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其次,在运输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化的冷链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生鲜产品的保鲜效果,减少损耗和质量下降的风险。此外,可以加强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或者农产品合作社,让消费者直接从农场购买新鲜的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面对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可能带来的市场过剩,还要加快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生鲜产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容不得半点马虎。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诚信经营的消费市场,让生鲜食品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童婷婷

  手绘|姜向慧

  (江苏广电总台我苏网原创,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