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江苏生物多样性丰富,尤其是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鸟类选择来这里过冬。
近日,摄影爱好者管昊昱在南通军山绿野采风,回家整理图片时,惊喜地发现鸟群中,有九只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红交嘴雀。
管昊昱告诉记者,这种鸟大小跟麻雀差不多大,但是它们雄雌是异色,雄的基本是红色加黑色的花纹,雌鸟是灰黄色。
红交嘴雀栖息在寒温针叶带的树林中,常见于我国东北部,在长江下游偶然会出现。2013年,南通滨江公园附近曾出现过3到4只红交嘴雀,之后十年没有发现它的踪影,这次“老朋友”故地重游,而且数量至少有九只,这让南通的鸟友们非常兴奋,大家纷纷来到军山绿野,架起长枪短炮,希望能一睹它的真容。管昊昱分析,一是红交嘴雀的种群可能数量增多了,扩散的概率也就大了。第二,南通地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能够吸引它在这边留下来。
在苏州,东太湖湿地公园也迎来了今年首批越冬候鸟。水面上,上万只南迁来此的罗纹鸭、白骨顶等候鸟,成群结队地在水面上玩耍嬉戏,它们时而潜入水底觅食,时而把头探出水面振翅欲飞,黑压压一片很是壮观。
太湖流域国家湿地生态定位站观测人员周敏军告诉记者,今年在苏州,已经观察到比较大种群的水鸟有罗纹鸭、白骨顶,数量已经超过2万只。其他的鸟类,还观察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鸳鸯等。预计在12月份,这些候鸟会达到高峰,到时候可能会有超过10万只水鸟在苏州越冬。
候鸟越冬,需要种类丰富的食物和安全舒适的栖息空间。为进一步保护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近年来,苏州通过种植水生浮岛、建设生态围堰、水位调控等举措,积极开展湿地修复建设工作。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在苏州记录到的野生鸟类种数已达404种。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董路 苏州台 南通台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