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锡市新吴区通过家校社协同,积极开展与生活紧密相关、与前沿科技紧密链接的科学实践,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今天(11月21日),让我们一起走进无锡市新吴区,看家校社如何共筑少年们的科学梦想。
“绿+”生态微农场 让家长成为学生的“农业合伙人”
金秋时节,在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的“绿+”生态微农场里,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挖芋头、摘辣椒、观察香菜,不仅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更收获了农业科学知识。学生丁烟渺告诉记者,通过今天的活动,她发现芋头既没有土豆大,也没有红薯大,而且是长在土壤里的。
“绿+”生态微农场在校园开辟种植区、观测点等园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劳作遨游科学世界。“绿+”艺术廊则用照片、墙绘、画报记录下孩子们春耕夏耘的点点滴滴。而家长们在这里则摇身变为孩子们的“农业合伙人”,带领孩子在课外劳作中淬炼发现科学的慧眼和大胆创新的双手。家长罗厚静认为:“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学校还会举办亲子农耕活动,增强我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
此外,“绿+”生态微农场还设有瀑布水循环池、雨水回收幕、永生苔藓墙等多层次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在家校共同探索研究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无锡市新吴区坊前实验小学教师李燕表示:“在微农场,家长可以是陪伴者,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感受孩子的校园生活;家长也可以是专家顾问,可以在微农场里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多种的家校结合方式,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科学课程,还促进了学生快乐成长。”
从校内到校外 “双师课堂”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魅力
辐射家庭、协同社企,无锡市新吴区还将科学教育课堂从校内延伸向校外。在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与旺庄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联合开设的“双师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造泡泡机、小火箭,科学知识在这里变得格外“接地气”。学生陆锦鋆表示:“我了解到水是有张力的,比如说我们把洗洁精和甘油加到水里,然后水的张力就会变大,泡泡就可以更持久。”
2022年底,无锡市新吴区引进第三方“双师课堂”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开设区域全辐射、在线共分享的科学探索、航天科技等8门科技课程,装配全区133个科学特色社团。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教师厉琳燕介绍:“我们的‘双师课堂’有线上老师上视频课,线下老师现场授课。线下的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现场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他们解决,还可以联系生活,帮助他们将科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对于学校的科学课程服务,社区也给予了场地、志愿者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无锡市新吴区旺庄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总监彭颖告诉记者,春星小学与旺庄街道社工站、社区通力合作,为辖区内青少年提供多形式的假期科学成长系列活动,从而让他们开阔眼界、提升科学素养。
家校社企多维发力 为少年科学梦插上翅膀
无锡市新吴区积极引导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企业,进一步打造多元化、高质量的课后服务科学课程。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副书记、新吴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兼职研训员莫宇红介绍,新吴社区和企业支持科学教育,数十家社企成为新吴“行走课堂”的研学基地,助力学校建设科技场馆,助力学校优化科学课程,助力学生体验科创职业,立志成为科创人才。
接下来,新吴区还将着重推进中小学科学与工程教育。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彭雷表示:“新吴区是国家级高新区,高科技企业林立,科技创新人才需求旺盛。后续,我们将加强工程场域建设,着力工程师资培养,创建工程重点学校,开发工程特色项目,举办工程创新赛事,广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