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文化宿迁!

2023年09月26日 15:13:36 | 来源:宿迁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宿迁虽然是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却有着2700多年的建城史。这里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这里闪烁着璀璨的文化之光。如今的宿迁市民在周末闲暇之余,或漫步在酒都公园品味酒韵,或到乡村书场浸润书香,或畅玩皂河龙运城感受运河文化,或听一曲苏北琴书体验非遗传承……随着宿迁文化事业产业的繁荣发展,咱们普通市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更好满足。

  9月25日上午,“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第六场——“推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集中展示了一系列文化硕果。

  01 新时代主旋律始终高扬

  精心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有力推动新思想在宿迁落地生根。积极主动做好“宿迁马拉松”“酒都文化旅游节”“运河电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对外宣传,高标准承办Show Jiangsu外媒采风摄影、“行走大江大河 书写水韵书香”等外宣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宿迁、走进宿迁、爱上宿迁。

  02 文明城市特质持续彰显

  党的二十大以来新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江苏“时代楷模”1人、“江苏好人榜”15人、“省最美人物”7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14人,获评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市本级创成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并被中国作协评为“全民阅读推广城市”,宿豫区、泗洪县创成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县(区),“全民阅读1计划”阅读活动品牌获年度省级公益阅读推广活动一类认证。

  03 文化供给水平显著提高

  深入实施“宿迁出品”计划,创作推出长篇报告文学《奋斗西南岗》、柳琴戏《渔歌》、电影《摄影师青年吴印咸》、电视动画片《环保特攻队·出发吧泗宝》等一批重点作品。苏北琴书《烽火情》获评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实现曲艺国字号奖项新突破。纪录片《最后的水上渔村》等5部作品荣获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首获“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

  共建成固定乡村书场100个、小剧场60个,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200余场。泗阳、泗洪、宿豫、宿城分别创成“江苏省民间文艺之乡”“江苏省泗州戏之乡”“江苏省项羽文化之乡”“江苏省剪纸之乡”。编排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 “六大类”工程项目37个,宿迁运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04 文化产业实现量质齐升

  成功举办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区招商会,新招引总投资达190.7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54个。每年编排100余家重点文化企业纳入“百企升级”计划,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制定出台《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先后创成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个、建成市级文化产业园区9个。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宿迁文旅市场尽显活力也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360.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3%,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1.32%;实现旅游收入133.49亿元,同比增长2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1%。

  文旅项目加快建设

  近年来,皂河龙运城、新盛街、苏州街等精品项目相继建成运营,全市旅游产品体系实现进一步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52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A级景区总数在全省排名第6位。

  先后创成三大“国字招牌”:洪泽湖湿地景区创成国家级5A级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其中,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均系苏北唯一。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个,宿迁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

  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今年以来,争取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865万元,为文旅企业向上申报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1.59亿元,数额均位居全省前列。继续允许暂退或缓交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缓解旅行社资金压力。

  密集出台旅游优惠政策,推出66元旅游年卡优惠活动,推出10条旅游惠民举措,超过10万群众受益。策划“宿迁万人游宿迁”“遇见醉美宿迁”文旅消费推广季等特色活动,助推宿迁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来源:宿迁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