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为期三天的江苏省第五届红色故事宣讲大赛赛前培训圆满完成。各设区市的讲解员们齐聚红色讲堂,是比赛对手,更是同窗好友,在交流切磋、携手进步中共同成长。
01
专家授课 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作为集中培训的重要部分,专家授课邀请了省内外党史、文学、传媒、文旅、思政等领域专家,为选手带来选题策划、典型走访、故事写作、表达表现、创新传播等能力素养的培训,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提升选手们的综合实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第三个历史决议》
主讲人:万建清
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一级巡视员
《如何挖掘红色资源 讲好新红色故事 —— 一个红色历史搬运工的心得体会》
主讲人:魏天梅
淮海战役纪念馆编研陈列处文博馆员
《典型人物的采访与写作》
主讲人:王晓映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社会新闻部主任
《把话说到心坎上》
主讲人:陆崇马
南京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小切口展现大情怀 映照新时代》
主讲人:赵丹军
省广电总台著名主持人
《军事博物馆新媒体传播实践与启示》
主讲人:杨沐
军事博物馆信息资料室副主任
《致敬新时代 讲好新故事》
主讲人:杨艳喆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副研究馆员
02
选手积极互动 交流中深度解惑
讲座中场的互动环节,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选手们屏息凝神,专注聆听,时而爆发出满场笑声,时而沉浸于满满的感动中。
精彩的讲座引来台下热烈的互动,选手们结合实战的困惑和疑点,频频举手发言。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首席专家尚伟与红色故事大赛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不仅是全国第一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军队组指导老师,还是全国第二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评委。结合自己在红色教育领域的丰厚研究成果,她零距离指导选手们达到价值导向的正确性、知识要素的系统性、叙事结构的精当性、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和语言表达的鲜活性五个方面,帮助选手们对红色故事和红色基因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解读。
无锡市吴文化公园(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讲解员朱珠在备赛期间采访了故事主人公,无锡的民营企业家薄铸栋。主人公是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和23岁的朱珠年龄跨度很大。朱珠在挖掘企业转型中父子传承的戏剧性故事时,主人公只留下一句“吃大葱的人和喝咖啡的人是聊不到一起的,我尊重他的选择”。对此,朱珠困惑于如何与故事主人公建立更有效、更深入的沟通。
来自新华日报、有着丰富采访经历的王晓映回答说,人生交契无老少。学会换位思考,与采访对象共情,拉近双方心理距离,才能激发采访对象的表达欲望。“吃大葱的人和喝咖啡的人是聊不到一起的”就是一个细小但珍贵线索,学会自己把握谈话的节奏。在写故事的过程中,不要能只知道大开大合,不知道以小胜大,要尽可能抓住人物精神特质,再用朴实的文字加以还原。
无锡市吴文化公园(延安精神无锡学习天地)讲解员曹成提问如何让自己的舞台表达更打动人心,来自南京传媒学院的陆崇马解释道,讲解员是文字稿的演绎者,更是二次作者,需要通过舞台呈现对稿件进行二次创作。所以演出时,讲解员的情境演绎和情感表达尤为重要,而表情和动作是内心情感活动的直接反映,要注意“过犹不及”,不必过于夸张,松紧适度,才能更好得流露情感、讲述故事。
新四军纪念馆的志愿讲解员周雨婷提出了如何调整上台前紧张情绪问题,来自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有着丰富主持经验的赵丹军老师分享了她被称为“咖啡主播”的趣事。她告诉大家:只要是人,就会有情绪。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小妙招,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晰准确。
在和导师的面对面交流中,选手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于课程的理解,也让互动环节成为讲座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03
干货满满 选手收获成长的喜悦
从讲述者化身听众,与八位专家面对面交流,对于讲解员们来说,是一次难得而宝贵的学习经历,对如何讲好打动人心的红色故事,他们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扬州博物馆志愿讲解员 尹文杰
作为第二次参加红赛的选手,我的内心感慨着、激动着,因为这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写好故事、讲好故事,明白了只有走近先进典型,才能深刻了解模范事迹。这一路,榜样的力量和道德的力量激励着我踔厉奋发,成为一个合格的时代发声者,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将红色故事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许伟鹏
作为红赛的一名新人,此次参赛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真的来值了!组委会赛前精心安排的课程,系统阐述了什么是红色故事、如何挖掘红色故事、怎样撰写红色故事以及怎么传播红色故事,干货满满。其他参赛选手身上坚定的红色信仰以及对待比赛认真的准备态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志愿讲解员,同时也是一名消防员,我将把此次比赛所见、所闻、所学、所感带回工作岗位,在队伍中讲好红色故事,同时也把队伍中发生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不断用红色故事铸魂育人、凝聚力量!
宿北大战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朱雨晨
大赛组委会精心设置培训课程,邀请多位专家从红色故事的创作、传播、宣讲等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强化我们的政治历练、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培训中,聆听到许多革命先辈们、新时代奋斗者的感人故事,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奋进的力量。培训中,我还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选手,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信仰、担当的真正模样,让我深受教育。接下来,我会将本次培训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优秀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让红色声音传播得更远,让红色故事成为更多人心中的灯塔。
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馆专业讲解员 苗雨露
我参加过第一届红赛,时隔多年又回到这里,感慨万分。通过这些天组委会用心安排的课程,我学习到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红色讲解员。课程教会我们对于人物、对于故事的发现采集、挖掘写作、创作呈现和表达传播,让更多默默无闻的英雄故事、英雄精神被人所知,让更多英雄精神带给我们力量!今年,我不是为了比赛而来,而是通过比赛找到更好的自己,坚定理想信念,成为一名优秀红色宣讲员!
吴印咸摄影艺术文化园志愿讲解员 吴文玲
从理论知识到红色故事的挖掘,从采访写作到语言形体的传播,从如何把话讲到听众的心坎上到小切口讲述楷模大情怀,红赛组委会层层递进的培训让我对红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我感受到这不仅是一场比赛,也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更是老师所说的由铁变钢的过程,所以我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学习,也期望通过培训成为更好的自己。
靖江“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志愿讲解员 陈伟
作为选手的1/169,我想我是幸运的。在多重身份的转换下,我汲取了多样的养分:
作为党员,万老师的理想浇灌了我,给我一场清凉的甘霖;
作为讲解员,魏老师的敬业点醒了我,给我一盏指路的明灯;
作为记者,王老师的钻研打动了我,给我一支发声的话筒;
作为学生,尚老师的尺度规范了我,给我一把衡量的尺子;
作为选手,陆老师的激情释放了我,给我一双翱翔的翅膀;
作为主播,赵老师的能量感染了我,给我一方广阔的舞台。
徐州博物馆志愿讲解员 汪昱彤
看完赵老师在《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中的精彩主持,“松弛”这两个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她说:“松弛不是松垮,松弛的掌握程度和历练成正比,无他,惟手熟尔。”随着江苏省第五届红赛的开展,宣讲质量逐步提高,受众审美也在不断提高,稿件越来越多元化,在风格众多的稿件中,掌握好松弛感的“度”至关重要。今后,我会一直参加红赛,追着光,成为光,靠近光。
南京市博物馆志愿讲解员 六年级学生 苏子达
这个暑假,很荣幸在老师鼓励下参加省红赛。专业老师的讲解,让我大开眼界,这是一堂惊喜的写作课,一方面让我理解了学校里老师所说的文体与写作手法的结合的意义,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了解了真实生活中写作更是一场又一场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总结与升华,基于事实,而又不止于此。党史课的学习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的学习体验,为我这样一个少先队员打开了了解祖国与党的一扇有趣大门。走进党校集中学习,让我对“全力以赴”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报到开始,这种使命感就成了我前所未有的体验,即便对于一名小学生而言也是一份责任。
焦山古炮台志愿讲解员 四年级学生 袁思琪
很高兴来南京参加这次的赛前培训,这3天里,我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哥哥、小姐姐们。面对比赛,我既紧张又放松,紧张是因为一起比赛的伙伴们都太优秀了,我要加油,加油!放松是因为我没那么在意成绩和名次,我已经学到了好多书本以外的知识,收获了很多友谊,知道了更多的感人事迹和红色故事,真的很荣幸自己可以成为一位红色故事宣讲人。
盱眙县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 王子
首次参加省红赛,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我对红色故事的撰写创作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对大赛中有声语言、肢体语言的运用等有了更多的体会,我将尽最大努力将近几天培训的所学所悟运用到红赛中,希望在比赛中自己能有很好的表现。
宿迁水利遗址公园志愿讲解员 秦姣敏
通过集中培训,我对党史知识和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红色故事的宣讲方面,老师们从人物采访到组稿,以及语言表达方面都做了详细讲述,用生动的例子说明何为好的表达方式。老师们的讲述情真意切,极具代入感,也指引着我们每一位宣讲员在宣讲的路上用心用情去讲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基因。
宜兴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许道超
非常感谢老师的精彩授课,对于什么是红色故事,怎么挖掘红色故事,怎么传播红色故事,我们都受益匪浅。我们不仅仅理论知识更加充实,心中也被深耕了一颗红色的种子。通过参赛,我对红色故事讲解员多了一份热爱与坚定,让有信仰的人来说信仰,我会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人。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曹源
3天的培训干货满满,从如何挖掘红色资源,到如何抓取故事中动人的细节;从如何用小切口讲好大主题,到如何有创意地讲好红色故事,每一场讲座都让我收获良多。听课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红色故事犹如一颗颗种子,它能激发起人们心中奋发有为的信心与力量,作为一名红色故事的宣讲者,我们要把“红色种子”广撒深播,传递好信仰的力量。
镇江博物馆志愿讲解员 曹紫阳
作为一名志愿宣讲员,集中学习让我受益良多。从文字如何组织架构,到说话如何走心用情,一个个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受用,一组组案例故事生动、感人,也许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吸收消化课堂上的所有内容,但专业知识讲座,让我更加清楚比赛定位、内容定位、自我定位,这对我参与此次比赛,甚至是以后的每一次宣讲比赛都有极大帮助,而老师们分享的这些红色故事也将滋养我、鼓励我成为红色精神的宣讲者和传承人!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专业讲解员 钱薇
第一次参加省红赛,第一次受到系统而专业的训练,我倍感荣幸。今天陆老师的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声音的魅力;赵老师的一个个举例,让我潸然泪下。原来打动人的,从来不是技巧,而是用心、用情。因为从心底里热爱红色宣讲,我才会在这个岗位坚持了9年,在比赛中,我会努力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让自己的讲述更动人。
苏北党校旧址志愿讲解员 余嘉璐
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省红赛的培训,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授课,让我受益匪浅。培训中,王晓映老师对如何采访与写作典型人物事迹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坚信了用我们手中的笔杆和话筒传递凡人善举的意义。今后,我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用活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讲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红色故事。
扬州革命烈士陵园志愿讲解员 欧严
第一次参加省红赛的我就像一块海绵,吸收着丰富知识与经验。从陆老师的讲座里,我了解到了语句之间的逻辑,明白怎样才能真正把话讲到人心坎里。声随情动,以情带声,我将更好地以青年学生的视角去宣讲更多熠熠生辉的红色故事,延续红色使命!
高强度学习带来的不只是满满干货,更是让大家收获了成长的喜悦。集中培训的另一核心环节“名师带徒”,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暖心小故事?后续更新,敬请关注!
(来源:江苏时代楷模发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