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召开区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统筹谋划部署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洪泽经济开发区重点平台项目建设招引和“新三样”企业发展情况,着力提升项目招引建设质效;赴浙江、苏南考察洽谈,攻坚纺织主导产业项目招引……淮安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召开以来,洪泽区咬定发展目标,在以更强定力实施“工业强区、旅游富民”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立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二三产协同发力,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洪泽区委书记张冲林表示,洪泽将认真落实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要求,聚焦“培基、拓产、强村、富民”,不断挖掘县域经济增长潜力,扩大县域经济回旋空间,努力形成更具引领力、竞争力、辨识度的县域经济,力争到2025年,全区稻米、螃蟹、小龙虾、现代渔业、预制菜五大特色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收入超百万元村较2022年翻一番。
做好“培基”文章
夯实乡村振兴坚固底盘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努力在全市率先实现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生态田、致富田”。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丰富种质资源、培育种子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础。强化科技支撑作用,高水平建成全省首批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精心打造一批“无人农场”“智慧农田”“植物工厂”,引导农业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农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做好“拓产”文章
厚植乡村振兴特色优势
拓宽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通道,围绕稻米、螃蟹、小龙虾、现代渔业、预制菜五大特色产业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拓宽平台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通道,以“1+N”特色园区建设为抓手,做好食品科技产业园、朱坝特色园区、岔河特色园区、东双沟特色园区等园区主体功能规划区分,通过模式创新、市场运作,着力打造区域产业经济综合体。拓宽业态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化的通道,加快推动“乡村+旅游、电商、康养”融合发展,提高乡村产业综合效益。
做好“强村”文章
提升乡村振兴品质内涵
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发展模式,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强化“两项扶持”“三大激励”政策引领,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按照小城市的定位推动重点中心镇发展,强化一般镇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服务的功能,持续推进镇街个性化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住房条件改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做好“富民”文章
绘就乡村振兴幸福底色
把握人口发展趋势特征,把“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壮大经营主体“龙头”、激活产业带动“引擎”、深化改革增强“动能”,着力打造群众共同富裕途径,让农民致富更有门路。培育乡村文明风尚、做优文化供给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乡村塑形铸魂,让农民精神更加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