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1日)是中伏,老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中伏天一到,"桑拿天"就来了。大热天,都离不开一样东西,电。就拿南京来说,全市共有586条电缆线路,总长1818公里。迎峰度夏期间,这些电缆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居民能否可靠用电。每天,有100多名电缆"体检官"奔忙在南京的地下,及时发现并消除电缆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今天,我们跟随其中一个班组,去地下电缆隧道里体验一番。
上午9:30,南京汉江路上的一处窨井盖被围栏围了起来,窨井盖随后被打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检修班班长吕立翔手持气体检测仪,在井口附近检测:“在下井巡视之前,我们先打开井通风,气体检测仪没有报警,证明满足今天的巡视要求,我们就准备下井工作了。”
现场包括吕立翔在内,一共有五六名运维人员。他们分工合作,有的用绳索将几样巡视要用的检测设备吊下井去。吕立翔介绍,电缆隧道离井口大约有4米深:“井深度比较深,空间也比较小,所以我们现在都是需要用绳索把检测设备一个一个吊下去。”
下井是要顺着两排梯子下去的,运维人员身手敏捷,一分钟不到就下到了电缆隧道里,吕立翔说,这是因为他们经常上上下下,已经显得相当熟练了:“进入了迎峰度夏以后,我们现在每周对地下的电缆进行一次带电的检测。220千伏下莫线电缆隧道是从莫愁变到省妇幼保健院,长度两公里多,是城北地区地下电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运维人员两人一组,开始展开巡视。吕立翔和另一名运维人员首先查看了供电缆隧道照明、排水设备的电源,确认没有问题后,再顺着隧道往前走:“梅雨季节暴雨带来的影响,对于电缆隧道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对电缆隧道是否有沉降、隧道内有没有漏水等情况进行巡视。”
巡视过程中,隧道内时不时的有路段有积水,吕立翔和同事都蹚水而过,并把有积水的路段做好记录。在走到一处电缆附近时,细心的吕立翔发现电缆绝缘层上附着一些沙子。经过查看,这处电缆上方是一个伸缩缝,很可能是伸缩缝的防水层脱落了,吕立翔赶紧提醒同事:“把这个点记下来, 可以算是一个缺陷点!”
在巡查途中,除了有积水路段,还时不时的碰到烂泥路,随后,吕立翔和同事又经过一段三四十米需要弯腰才能通过的路段。通过时,还时不时地能听到头顶传来汽车碾压窨井盖的声音:“上面是江东中路和清凉门大街的十字路口,空间上面压扁了一点,我们对这个地方重点关注!”
在巡视到一处电缆线路接头时,吕立翔和同事停下脚步,对每处接头仔细检查。吕立翔说:“电缆线路70%的故障都是在电缆终端或者接头的这些地方。下莫线的电缆隧道每隔大概400米左右有一组接头,我们都是在重点关注和检查的。“
上午10:30,吕立翔和同事完成了当天对下莫线电缆隧道的巡视任务:“基本上里面还是比较正常的,设备运行是比较平稳的。下莫线隧道相对来说环境还算好一点,还有比这个环境更复杂的地方。我们有一些24小时运转的设备能够全程对电缆的运行情况做一个在线监测,对运检工作也是提质增效。迎峰度假期间虽然天气很炎热,我们还是会全力保障好我们的地下电网,为千家万户安全可靠供电做一个强力支撑!”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田甜 通讯员/张书玮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