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至关重要。今年起,我国不少地方的农村悄然兴起了“职称热”,一批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纷纷被评为中级、副高,甚至正高职称。
江苏徐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彭城新农人”培育工程,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培育行动,建设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评选乡村振兴技艺师。近日,徐州评出乡土人才中级职称乡村振兴技艺师陈光震等12人、初级职称助理乡村振兴技艺师朱正等9人,推荐冯玉、武剑、李林林等12人申报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推荐丰县新胜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邳州市丰雅堂家庭农场等2家单位申报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推荐郝雷、黄亚明、何继刚、宋文蛟等4人申报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
眺望沃野千里,“新农人”正在徐州广袤的田地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一场农民由“身份”向“职业”的华丽变身,正在彭城大地上精彩上演。
那么,农民职称谁能评?农民职称评什么?怎样评定农民职称?评上农民职称有啥好处?
谁能评
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能人都能评
幼年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左下肢残疾的“乡村振兴技艺师”刘景全是一名平凡又不凡的理发师,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只有高中学历,也没有发表过论文,说他不凡是因为他不仅自强不息,靠着一把剪刀和一把梳子一路从学徒做到连锁美发店老板,还热心公益,到敬老院慰问老人3000多次,义务帮扶老人50000多人次,资助10000余位老人和贫困学生。
他在手机上看到了农民评职称的消息,听说不用学历,只要有技术和能力就可以,这让“60后”的刘景全很激动,“啥样的农民才有资格评?自己符合条件吗?”
其实,只要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能人都能评,即使零论文、零材料、文化水平低,只要有技能、有手艺、能力水平高,就能评。
为更有针对性地给农民评职称,破除职称评价“唯学历”“唯论文”倾向,徐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鼓励全力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面向扎根和活跃在民间从事技艺技能、技术应用与推广、经营管理等工作的本乡本土人才,重点围绕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专业技术能力、带动能力和群众认可等维度开展评价工作,以在乡村范围取得的主要业绩成果、作出贡献、有示范作用来衡量,考察其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综合能力。
从“学徒”到“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这一路,刘景全走了33年。他说:“没想到国家能想到我们这些农村手艺人,评上职称,也是对我多年美容美发技艺技能的认可。”
怎样评
基层推、服务准、专家评
“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第21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苏好青年”“徐州市2022年‘创业之星’”……“90后”李林林身上有很多“符号”,别看他只有30多岁,却已经是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了。乡亲们对他的评价是:“这个年轻人真不简单!”这源于他运营的“京东·徐州馆”等地方特产馆,组织的“徐州商旅大联动”等线上活动,为农户打开了互联网销路。
在得知农民也可以评职称后,李林林通过互联网填写相关信息,递交评审材料,很快就接到了面试通知,“一张长桌前坐着评委,都是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回想起参加面试时的场景,李林林表示,“农民干什么,评委就问什么,只要平时干得好,考场上说得清,评委们就听得懂。”李林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顺利通过了面试。
为保障乡土人才无遗漏,盘活乡土人才资源库,育好用好乡土人才,徐州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动员各镇、各街道人才工作联络员及时发掘、对接乡土人才,引导申报;建立“乡土人才职称申报”微信群,人社局“一对一”辅导工作机制,将申报材料要求简单化,方便乡土人才申报;设置专岗专线,24小时在线解答乡土人才申报中的疑虑和问题,解决乡村机制不全、平台欠缺、保障不优等问题。
在经历网上申请、提交材料、参加评审等环节后,得知自己评上了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李林林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评上职称对我是一种鞭策,我会更好地做好电商经营,带动周围的乡亲们共同致富。”
返乡筑梦路正宽,农民评职称,发展有空间,能带动更多思想活络的青年,趁着国家扶持的春风,陆续回到家乡,把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农田。
啥好处
含“信”含“金”又含“情”
“你手上连个老茧都没有,也能在土里刨食?赶紧回去吧,省得给你爹娘丢人!”这是袁起辞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办公室实习工作返乡务农后经受过最多的质疑。然而,帮助乡亲们致富的梦想支撑他成立了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乡村振兴技艺师,他的甘薯种植工作室也被评为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
袁起被评上乡村振兴技艺师,换来了乡民们的交口称赞和信任,就连当初劝他回去的本家大爷也对他竖起大拇指。“乡村振兴技艺师是对我技术能力的一种肯定,有了这个,乡亲们就相信你。”袁起表示,职称证书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张纸,但可以帮助返乡务农的年轻人获得乡亲们的信任,“有了职称,大家就能踏踏实实地听你说、跟你干。”
扎根乡村的“新农人”“田秀才”“土专家”终于得到“认证”,成为让老百姓信服的乡村“大V”。
袁起在徐州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断深耕、再创佳绩,2021年,他的农业种植工作室被评为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和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并获得一次性10万元资金资助。2022年,又建成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获得一次性100万元资金资助。袁起表示:“乡村振兴技艺师和大师工作室就像自己的一张名片,在提升自己信誉的同时,也强化了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责任。”
农民评职称,含“金”更含“情”,新沂市还向入选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和“能手”的“田秀才”和“土专家”发放享受便捷、优质服务的钟吾英才卡,持卡人可享受免费体检、免费乘坐市内公交、免费观影、免费游览3A级以上景区、免费健身、免费借阅图书等优惠和待遇,领取了钟吾英才卡的返乡务农大学生徐建楠十分欣喜,连连表示“徐州的人才政策太好了”。
人才是打开乡村振兴大门的“金钥匙”,乡土人才是乡村人才资源的“金种子”和生力军。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乡土人才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9人获得高级职称、181人获得中级职称、120人获得初级职称,创建11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其中6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创建成2家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特别是乡土人才与工程、工艺美术、农业领域人才可以互评职称,开创了徐州乡土人才职称评审新局面。
按照徐州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提升年”十项重点工作》要求,今年徐州将深入开展乡土人才“三带”行动,深入实施“彭城新农人”培育行动,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同时还将推广“特色人才+特色产业+特色区域”模式,举办全市乡土人才传统技艺大赛,支持有能力的乡土人才办企业、成立合作社,带动群众创业增收。
“下一步,徐州将继续坚持强化组织统筹推进,推动乡土人才与产业、科技、资本深度对接聚合;创新乡土人才评价机制,调整细化职称评审标准,不断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徐州市人社局人才开发处处长于彬表示,徐州还构建综合培训体系,加强示范引导和品牌培育,不断提升乡土人才培训质量和效率。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构建省市贯通、艺技管各域兼具的乡土人才载体体系,持续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彭城新农人”得荣誉、受重用。
(来源:中国徐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