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痴”扬声西南岗

2023年05月09日 08:27:55 | 来源:宿迁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艳阳高照,清风微拂。在泗洪县天岗湖中心小学的足球场上,学生们身着统一服装,精神高度集中。负责指挥的王苗林老师一声令下,孩子们手持锣鼓锤,动作整齐划一,重重地向鼓面打去,随即,铿锵的锣鼓声震彻西南岗……

ImageFetcher

  “天岗湖的孩子都会打锣鼓,这是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它欢畅明快的节奏和铿锵激越的旋律早已深深刻进了天岗湖人的‘基因’。”今年38岁的王苗林是天岗湖乡潘岗社区党总支书记、天岗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市级传承人,同时也是天岗湖中心小学“报春锣鼓队”的指导老师。看到孩子们近来取得明显进步,空闲时,他拨通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岗锣鼓传承人王云彦的电话,向自己的师傅分享这一乐事。

  天岗锣鼓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又名天井锣鼓,是长期活跃于洪泽湖畔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谈到与天岗锣鼓初次“碰面”,王苗林告诉记者,那时自己还不到10岁。当时,王云彦带着锣鼓队在广场上排练。王苗林被锣鼓的响声吸引过去,越看那可爱的锣鼓,心里就越是喜欢,抬起小手忍不住去敲那鼓面。王云彦看在眼里,当即收他为徒。

  “20世纪80年代,每逢谁家嫁娶、得子或乔迁,家主都要请上锣鼓班子,敲打热闹一番。我从小就是个‘鼓痴’,从小就爱看这样的表演,哪里有鼓声就追到哪里。”王苗林告诉记者,他跟着王云彦系统学习了锣鼓的曲谱及打法,长大后成了当地锣鼓队最年轻的骨干成员之一。到各地比赛、演出的过程中,王苗林不断与锣鼓老艺人探讨切磋鼓艺,进一步完善天岗锣鼓的曲牌与打法,将地道的天岗锣鼓打响到全国各地。

  时至今日,天岗锣鼓形成了“长锣片”“小五番”“小七点”“满堂锣”等近10个固定曲牌。各种经典的曲目和鼓点节奏早已烂熟在王苗林的心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他也在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作,与当地的锣鼓艺人共同编排出“渔鼓声声”“欢乐的洪泽湖”“庆丰收”等众多新曲目,深受人们喜爱。

  “多年来,我们社区定期开展天岗锣鼓表演,将新节目带给群众,用积极健康的锣鼓文化,引导群众向善向好,提振群众的精气神。”每场表演,王苗林都带头参与其中。此外,当地也积极探索“非遗+”模式。每年,天岗湖乡都会举办“花鼓节”,用声势浩大的天岗锣鼓演出开场,这样的花鼓盛会受到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地方的营商环境、优惠政策也得以宣传推介,让天岗锣鼓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新媒人”,成为他们共同的新追求。

  “近期,我们也在筹划开设天岗锣鼓大师工作室,希望以鼓为媒搭建起文化展示平台,更好地弘扬、传承天岗锣鼓。”作为自小在天岗湖长大的孩子,王苗林对天岗锣鼓有着独特的感情。他坚定地认为,新时代赋予他们新使命、新舞台,这项事业需要有人来接力,要让天岗锣鼓越打越响。

  潘岗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陈列着许多锣鼓,王苗林搬出一面老鼓展示。据他介绍,这面锣鼓有些年头了,是老一辈锣鼓艺人传下来的。鼓面经过多年的敲打满是斑驳,仿佛是天岗锣鼓在传承过程中留下的印记。“目前我带的‘报春锣鼓队’是一支百人锣鼓队。相较常规的运动项目,孩子们更喜欢在打锣鼓时挥洒汗水。这些年来,锣鼓队经常利用假期到各地比赛、表演,展现我们天岗湖孩子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王苗林自豪地说。

  “天岗锣鼓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可欣赏性,这一点注定了它在今后也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充满自信。”王苗林认为,天岗锣鼓具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拓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重要作用。他们会把锣鼓一代接着一代打好,打出它的当代价值,为乡村发展聚力赋能。

  采访结束前,老鼓引起村内几个年幼孩童的好奇,他们围坐在鼓的周围,对眼前这个物件产生了兴趣,一只稚嫩的手叩向鼓面,老鼓回应:咚咚……咚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