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深化发展社区基金 推进“五社联动”融合发展

2022年08月18日 22:29: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2021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激励政策,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相比较于传统的“三社联动”,“五社联动”增加了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的主体构成部分是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也是现有社区治理模式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而通过发展社区基金引入社会慈善资源是在传统“三社联动”基础上实现融合治理的关键所在,重点解决“三社联动”中资源性要素供给的难点,也是无锡致力于社区治理创新的目标所在。

  尚善至德 社区基金创新基层治理有沃土

  社会慈善的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和慈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无锡作为近代工商业名城,公益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尚善至德”“仁者爱人”理念深植人心。以荣德生为代表的荣氏家族为无锡捐建了57座桥梁、华氏推出助学义庄、唐氏出资疏浚河渠、杨氏捐助公共消防……无锡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乡镇工业、民营经济起步早,一大批创业有成的企业家非常愿意回馈乡梓,通过捐款捐物的形式帮助曾经的街坊四邻、为生己养己的家乡做出一些贡献。同时无锡市作为GDP过万亿的城市,许多居民也有能力和热情参与社区治理服务,也愿意为所在社区的公共事务提供一定捐赠。良好的慈善氛围成为无锡发展社区基金创新“五社联动”的天然沃土。

  十年探索 社区基金创新基层治理有传承

  早在2012年,无锡市民政局就联合专业基金会和太湖街道共同发起设立了“灵山太湖社区公益服务园”,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成为省内首个致力于社区治理及社区本土力量培育的公益园区。

  2016年起,依托专业基金会和慈善机构为社区治理引入慈善资源,以“公益创投”的方式支持无锡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与服务成为无锡基层治理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累计通过社会资源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支持了近1000家本社会组织在社区落地各类社区治理和社区服务项目。2018年,无锡市又依托腾讯99公益日开始了社区治理项目的捐赠尝试。配合全市社会组织“千社结对千村(居)”行动,在99公益日发起“种子社区计划”,联合76 个社区设计 82 个公益项目,开展线下劝募和线上募捐,共计筹得善款 47 万余元,以此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社区的凝聚力。通过此次活动,“人人公益”的理念进入公众的视野,在线捐赠方式提高了个人捐赠的水平,人们愿意把资源投到本地社区,也愿意关注、解决和自己居住地相关的问题,一大批村、社区开始了解和重视社会慈善资源对激活社区治理的重要作用。

  2022年6月,无锡市出台《关于实施“五大行动”深化“五社联动”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工作方案》,深化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

  新光破题 社区基金创新基层治理有探索

  2021年为响应国家创新“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机制的号召,无锡市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社区先行先试。当年11月,首家具有公募资质的社区基金“新光融享社区基金”在新吴区旺庄街道新光社区正式成立。该社区基金由新光社区联合辖区内热心居民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依托灵山慈善基金会开展公开募捐,该基金结合居民实际需求首期发布了慈善救助、阳光健身、爱心菜、共享花园、彩虹驿站和七彩童年6个公益项目,项目发布后辖区企业和老百姓纷纷参与,短短一个月7家企业提供了资金资助,其中3家爱心企业分别认领承接了“慈善救助项目”、“阳光健身项目”和“爱心菜篮项目”,同时项目在互联网募捐平台上线后筹集到各类捐赠善款和物资折合人民币约25万元。目前这6个项目都已在社区得到落实,惠及辖区居民2000余人。

  “新光融享社区基金”取之于社会用之于居民。从项目设计、资金募集到项目落地,老百姓全程参与,不仅出点子也出钱出力,参与者体会了满满的获得感,实现了基金成立的初心,即引导和激发更多的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对接居民需求,开展特殊人群关怀、公共空间优化、居民教育培训、志愿者增能和社会组织培育等具体民生事项,从而促进社区善治,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

  多点开花 社区基金创新基层治理有发展

  目前无锡市通过多种模式推动社区基金实践。部分村、社区通过与专业基金会合作方式设立社区基金,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募捐;滨湖区部分社区探索小区治理,设立了“小区友邻基金”,以小区为单元广泛发动居民开展助老、济困、帮扶、募捐等社区慈善活动;宜兴市通过试点建立村(社区)慈善基金模式成立了27个村级慈善基金。

  今年3月份无锡疫情突发,灵山慈善基金会联动7支社区基金启动抗疫支持计划发起网上募捐,支援社区一线防疫人员,共筹款22.34万元,向无锡一线防疫人员捐赠了保温杯、大米、蔬菜、防疫口罩、防晒帽子等抗疫物资。依托社区基金吸纳社会资源投入社区发展,将当地资源整合,协助解决当地民生问题,在社区抗疫中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慈善的活力焕发,持续调动着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种子”萌发 社区基金创新基层治理有成长

  今年7月,无锡市民政局联合灵山慈善基金会推出了100万元“种子社区·共益基金计划”,灵山慈善基金会和金百临慈善基金会提供100万慈善资金,扶持无锡市范围内20个种子社区。发起方社区通过联合社区企业、居民、乡贤募集不低于5万元善款,基金会将资助5万元,共同发起设立该社区的专属“公益基金”,联合辖区内企业、居民、乡贤和公众,依托社区基金,围绕社区需求设计社区公益项目,由灵山慈善基金会协助完成平台建设和资金募集,以社区基金为载体,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重点突出了第三次分配后,中国的公益慈善角色正在发生从扶危济困模式到共同富裕模式转型的重要转变。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社区基金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这一趋势也在无锡的实践中逐步显现,经过不断的宣传、发动,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专业基金会、枢纽型社会组织有意向参与到社区基金发展中来,依托“五社联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顺势而为 社区基金创新基层治理有未来

  从无锡社区基金的发展历程来看,完全是内生动力的产物,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而社区自身的力量相对有限,单靠行政手段、政府预算难以解决海量的、多元的、个性的需求;二是社区具备整合辖区资源的天然平台优势。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区域范围的管理者和服务供应者,能够有效对接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居民诉求,也有通过聚合资源、融合治理来提升治理效能的内在需求;三是社区基金是现阶段最适合社区的资源整合载体。具有公开募捐属性的社区基金,是五社联动和社区善治的重要、优质载体,依托专业基金会的募捐资质和监管能力,有利于取信于民,凝聚形成共同愿景,对支持和引导慈善资源下沉,促进“慈善”“社区”“社会组织”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社区慈善帮困扶弱、盘活资源、激发潜能,以及将慈善力量扎根社区土壤,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四是专业基金会具有强化与基层联系的内在需求。基金会参与社区基金项目有利于植根基层了解民生需求,在服务居民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与政府建立更加稳定有韧性的关联,实现信息或其他资源的共享,并涉足更多的社会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下一步,无锡将立足于创新“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新模式的定位,推动开展多元实践。在发挥社区基金资源供给作用的同时不断完善制度设计,聚“小慈善”汇大民心,以小资金撬大服务,用小投入激发大活力,融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记者/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 徐恺言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