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位于苏州姑苏区三元一村的暑托班开始上课。今年暑假,这个开在社区“家门口的暑托班”迎来了25个孩子。
根据去年成功开班的经验,今年社区再次丰富了特色课程,融入了国学雅韵、网络普法等内容,孩子们既可以学习各类兴趣班,比如苏州话、三字经、苏州灯彩、急救知识等,也可以在社区完成暑期作业。
这个暑托班孩子的家长们,在苏州从事着各行各业,既有水电工、快递员、维修工,也有汽车销售员、消防员等。为了能够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努力着。
为了让孩子能了解父母的工作,在上课期间,社区特意为孩子和家长们安排了一场视频连线。
“这是我爸爸,爸爸你在干什么,你工作辛苦了。”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叫李彦汐,今年七岁。看到视频中水电工爸爸正在工地上忙碌的身影,小彦汐很心疼。
“爸爸早上有时候,四五点就要去上班,我当时也醒了,心疼我爸爸,”五年前,小彦汐跟着父母来到苏州定居。小彦汐的爸爸李明星是做水电的,妈妈为了照顾孩子辞去了工作。
说起爸爸李明星一人挑起大梁,常常加班加点。懂事的小彦汐哭了,“我想爸爸了,我希望爸爸能健健康康的。”
在老师的提议下,暑托班的孩子们决定现场合唱一首《孤勇者》,送给视频对面的爸爸妈妈们。
“希望孩子身体健健康康的,每天开心一点。”"轩轩,妈妈希望你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在家长心中,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一直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今年暑假期间,苏州创新采用“集中式课程化、分布式活动类、嵌入式行业性”相结合模式,开办暑托班1355个,增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与文化素质教育,缓解青年职工家庭未成年子女暑期照护难的现实痛点。
其中,集中式课程化暑托班共计115个,充分整合爱心公益资源,按照实际需求,提供常态化暑期托管照护服务,开展各种兴趣陪伴类课程;分布式活动类暑托班共计1157个,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提供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暑期活动,在暑托陪伴的同时,促进快乐成长;嵌入式行业性暑托班共计83个,面向有需求的机关、企业和行业领域,通过“单位购买服务+公益配送课程”形式,针对单位内部青年职工未成年子女开设暑托班。
作为2022年苏州市民生实事项目,今年的青少年暑托班,主办方继续坚持“公益+志愿”的原则,向广大市民群众承诺,不向报名的学生和家长收取任何的课程服务费用。
在整个暑托班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作用,来做好每一个暑托班的开班统筹、兴趣教学、亲子陪伴、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具体运作中,一方面充分整合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关爱之家”、机关、企业等阵地资源,作为暑托班的办班点,今年1355个暑托班中,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有1267个。
另一方面,广泛组织动员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团队,整合了一批优质的课程,配送到各个班上,包含了思想引领、法治保护、心理呵护类、安全自护、兴趣陪伴、参观学习等多个方面,课程总量达到2万余场次。
此外,和教育部门联动,发动一批定岗定职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暑托班的全程服务中,为每个暑托班至少配备了2名志愿者,从各方面来确保暑托班的安全有序开展。
安排学校与每个集中式课程化暑托班结对,为暑托班每天动态保障2名指导老师,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志愿者到分布式、嵌入式暑托班报到,充分发挥教师在集体管理、活动组织、作业辅导、兴趣开发等方面的优势,为暑托班提供专业化、高素质的力量支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不负所“托”,“托”出品质,“家门口”的暑托班不仅能让孩子们寓教于乐,学有所得,更让家人放心。
(来源: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