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淮安市交通运输局结合行业特点和优势,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力用心用情用功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项目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力抓手。今年来,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绿色高地、枢纽新城”战略目标定位,加快推进宁淮城际铁路等项目,增强提升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能。宁淮城际铁路淮安段涉及拆迁户共计848户,截至8月底,总体签约率为87.0%,拆除率达80.7%。
此外,淮安市交通运输局着力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打造大运河绿色航运示范带,实现基础设施绿色化、节能减排长效化、污染防治常态化。“灯塔广场、港务处码头提升、黄码大桥桥下打造和黄码大桥至灯塔广场3.5公里堤顶道路等示范段扫尾项目已全部完成,东港体育公园全面开工建设,宁连大桥亮化工程完成招标,淮钢至韩侯大道段堤顶道路、清浦大桥与西安路堤顶道路、北岸港口路至淮海路段堤顶道路路面沥青铺设均已完成。”淮安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对助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据了解,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在今年着力打造美丽农村样板路,加快推进镇村公交发展,构建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公路基础设施与生态、产业、景观、文化、服务的有机融合。据了解,截至8月底,淮安全市已开通18条交邮融合的镇村公交代运邮件快件线路,县、镇、村农村物流服务点覆盖率分别达85.7%、85.2%、37.9%。目前,淮安市124个已建成的达到规模的新型农村社区已全部开通镇村公交。
为让群众既“走得了”又“走得好”,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厚植为民情怀,通过优化高铁公交线路、开通高铁公交化便民车等举措,切实提高高铁站换乘效率和换乘舒适度,目前已实现中心城区47个具备条件的城市社区“出门有公交”。该局还常态化做好淮安高铁东站出租车秩序管理,定期组织高铁站秩序集中整治,查处非法营运黑车和违规出租车,对不规范经营的出租车实行限制经营“黑名单管理制度”,目前已累计限制经营出租车137辆次。
“我们‘用功’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线上全流程办理,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同时,深化项目服务,持续深入开展‘101%服务’,积极做好万家市场主体服务,重点是重特大项目建设主体、规上企业,跟踪了解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困难,提高项目及企业帮办服务水平。”淮安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徐效文说。
(来源:江苏广电淮安中心站/朱延庆 通讯员/叶莉莉 岳伟 朱全图 王昊 编辑/赵恩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