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度《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南京以夜间声环境达标率92.7%夺冠、白天达标率99%排名第二。不必被恼人的噪声打扰,只见繁华不闻喧嚣,南京是如何做到的呢?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3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中,拉萨、海口、厦门、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白天的达标率都是100%,并列第一,南京以白天声环境达标率99%排在第二位。而夜间达标率达到90%以上的大城市只有两个,南京以92.7%夺冠。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噪音减少他们有切实感受。“现在感觉确实安静了许多,睡觉都舒服了,以前家门口的工地噪音会很大,现在好多了都采取了措施。”南京市民陈先生说。
这样的好成绩从哪里来呢?23日下午,记者在南京地铁五号线山西路工地看到,工地门口设置了噪声监测系统,施工分贝数一旦超标,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监测平台就会立即收到报警,很快,属地街道网格员、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就会上门处理。工地现场负责人表示,为了降低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他们还在施工流程,方式上下了功夫。“这里有轨道降噪措施,常规的情况轨道和基础会有钢板,行走过程中有碰擦产生噪音,我们督促施工单位,想了办法,在轨道和基础中加装了减噪橡胶。”地铁五号线项目公司经理方经理说。
噪声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人体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记者从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噪声投诉曾是环保投诉热线12369中投诉量最大的,近几年来,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大对噪声污染的治理,采取一系列严管措施,投诉量连连下降。严管施工噪声方面,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严格夜间工地施工审批,加大夜间工地执法,交管部门对夜间渣土车行驶道路科学调配、强化执法,重点管控区夜间交通噪声得到很好管控。同时,道路铺装大量使用低噪声沥青,有效减少了交通噪声。“今年同比去年的施工噪声污染下降趋势明显,今年一到五月份施工噪声投诉下降33.3%,管理有一定成效。各个区对施工噪声管理较差的单位进行约谈,限制审批相关措施,街道都有辅助人员,环保员对工地巡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施工噪音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李宗科说。
今年是南京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年,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已经被写入攻坚行动。南京将多措并举,进一步让城市更安静宜居。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