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20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暨授牌仪式上,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苏丝”品牌荣列榜单。苏丝是现存的全球丝绸行业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之一。
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全国丝绸行业10强之一。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悠久历史的大型贸工农综合性丝绸企业,苏丝的品牌发展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的发展之路。
苏丝实业总经理苏伟(右四)领奖
苏丝参加江苏老字号展示花絮
中孚绢丝厂初诞于上海
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上海中孚绢纺厂,由中国民族资本家朱节香1923年创建于上海市闸北金陵路。“此实为吾华人投资绢丝事业之蒿矢”,两年后,因经营不善不久停闭。1925年又“一方探讨研究,一方搜罗本国人才,招集资本,从事恢复。卒于民国14年更名为中孚绢丝厂”。(上海档案馆《上海之工业》)
上海中孚绢纺厂老厂房
当时的中孚绢纺厂仅有绢纺锭1500枚,经过民族资本家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已发展到4800枚。1926年,“中孚”牌绢丝荣获了巴拿马国际金质奖章。
1926年荣获的国际优质产品的“巴拿马金质奖章”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中孚绢纺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生产经营非常发达。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孚绢纺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企业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经济,产质量水平居国内先进之列,“其产品销往海外,亦有很高信誉”。(上海档案馆《上海之工业》)
上海中孚绢纺厂“中孚”、“狮子”、“黄虎”牌产品商标
60年代初,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的规划需要,为支援内地工业建设,上海中孚绢纺厂一分为三,大部设备及主要技职人员迁往江苏泗阳,其他设备和人员迁往内蒙古扎兰屯或并入上海绢纺织厂。
上海中孚绢纺厂鼓乐队
迁师泗阳再起炉灶
1960年12月15日夜晚,纷纷扬扬的瑞雪飘洒在苏北大地上,给古老的泗阳县城披上了分外妖娆的银装。一列浩浩荡荡的船队从上海转镇江,顺京杭大运河向泗阳境内缓缓驶来。船队上装载着以生产“红梅”牌绢丝而久负盛名的上海中孚绢纺厂168名职工和部分家属,以及2100锭绢纺配套设备。这支队伍与原泗阳县缫丝发电厂合并,成立了地方国营泗阳绢纺缫丝联合厂。从这天起,这株栽植于1923年,曾经盛开在上海大都市的“红梅”,又置身于苏北大地的土壤,傲雪斗霜五十九载,长成了名扬中外的国际一流丝绸品牌——“SPCC”、“苏丝”。企业规模也由国有小型企业,发展壮大为全国丝绸行业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产业链全、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上海中孚绢纺厂搬迁泗阳后的老厂房、老设备
前进的道路不都是平坦的,苏丝品牌的发展之路也饱蘸了几代职工的辛勤努力和热血奋斗,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到达泗阳后,仅用了不到5个月的时间,工厂就投入了试生产,并实现了当年微亏、次年盈利的目标。1965年8月,因原缫丝车间下马,遂将厂名更改为江苏泗阳绢纺厂。到“文革”前的1966年,企业已达到年产绢丝93.4吨、产值229.7万元、利润35.7万元,绢丝一等品率99.77%的较高水平。
新时期企业快速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泗阳绢纺厂这株“红梅”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企业通过全面整顿,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使企业的生产发展又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
泗阳绢纺厂与日本大东纺织株式会社结成友好工厂
1986年,企业已发展成为拥有7188枚绢纺锭、1680枚紬丝纺锭的中型企业。采用电子清纱的筒装绢丝、紬丝全部达到优质等级,其中140支、210支、120支绢丝和30支紬丝等产品分别荣获国优产品和部优产品称号;紬丝出口免检,产品供不应求。
泗阳绢纺厂初期的“大运河”、“红梅”、“飞雁”牌产品商标
1993年下半年,“SPCC”的标志醒目地矗立在原泗阳绢纺厂高大的写字楼顶端。作为一种代码,“SPCC”诠释着泗阳绢纺厂的产品和形象。作为一种载体,“SPCC”传播着泗阳绢纺厂的信誉和声望。当时,因绢纺产品热销,众多绢纺厂家应运而生,这些厂家的产品在出口时外贸部门将其产品统用“红梅”牌商标,而仅以代号置于商标一角辨别具体厂家,容易造成鱼目混珠,影响了泗阳绢纺厂代号为“SPCC”的“红梅”牌绢丝产品声誉。为此,厂党政工一班人果断决策,决定在国内外客商普遍认为代号为“SPCC”“红梅”牌产品质量优异的关键时刻,主动放弃“红梅”商标,仅以“SPCC”代号作为泗阳绢纺厂的绢、紬丝和丝绸、服装的商标。
苏丝"SPCC"商标
先进的技术装备,一流的管理水平,加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的齐心努力,使“SPCC”牌绢、紬丝产品响彻海内外。意大利卡斯卡米绢纺厂老板、国际丝绸协会绢纺小组组长MIZZAU先生盛赞泗阳绢纺厂的“SPCC”牌绢纺产品为世界一流。
泗绢集团老厂区大门
“苏丝”品牌的创立与发展
2001年12月,苏丝实施民营化改制,扬起了民营战舰的风帆。2002年至2011年,公司共投资8000余万元用于企业的技术改造,使公司的生产布局及技术装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的生产布局更趋科学、合理,绢丝质量已经达到欧洲先进国家的水平。
江苏泗绢集团实施民营化改制
为实现企业的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从2006年开始,苏丝又根据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高质量、高品位丝绸等绿色环保用品愿望日益强烈的市场行情,及时成立了“苏丝”家纺公司(现江苏苏丝丝绸实业有限公司)。苏丝先后开发成功了丝绸家纺、服装、居家服和饰品等四大类、四百余款系列丝绸产品。
与此同时,苏丝通过多方努力,先后成功为“苏丝”系列丝绸成品注册了繁体字形和简体字形带拼音的“苏丝”商标,并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授权。“苏丝”商标的成功注册,以及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升,为“苏丝”丝绸的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荣列中国纺织服装企业500强、中国丝绸行业10强、中国丝绸家纺十大品牌,乃至总公司改名为“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苏丝”繁体、简体商标
为打响“苏丝”系列丝绸成品在国内外丝绸市场的品牌,苏丝在抓好“苏丝”丝绸品牌宣传的同时,更注重“苏丝”丝绸成品内在质量的提高,不断巩固、提升“苏丝”丝绸成品的质量水平。通过多年来的成功运作,“苏丝”系列丝绸产品在先期成为国内一线城市知名品牌的基础上,目前又发展成为了世界的知名品牌。
股份制改造、苏丝产业园兴建,扬起“苏丝”远航风帆
2011年10月13日,江苏泗绢集团有限公司吸纳了公司内外168名股东,实施了股份制改造,成立了江苏苏丝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苏丝股份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宿迁一流,泗阳第一,国内知名,行业第一”的现代化上市公司目标。
江苏泗绢集团实施股份制改造,创立苏丝股份
苏丝股份成功在新三板上市
为了早日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苏丝股份于2012年初投资2亿元,建设了占地26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集丝绸生产基地、研发设计中心、营销中心、物流中心、行政中心、后勤生活配套设施等功能区为一体的苏丝产业园。
苏丝产业园大门
苏丝产业园厂区一角
苏丝产业园各生产车间在设备搬迁的同时,还全面提升了车间的生产装备水平,各生产车间都新上了国内一流的空调、吸尘等设施,保证员工在清新、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工作;新增了德国赐来福等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绢纺生产设备,特别是新增了部分先进的织绸、丝绸家纺、服饰生产设备,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
苏丝产业园丝线部一角
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苏丝将实现年产“苏丝”(“SPCC”)牌丝绸家纺40万件(套),蚕丝袜100万双、丝绸服饰10万件(套)、丝绒200吨、丝线1200吨、绢绸300万米的规模;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1.6亿元。苏丝将借助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利好,积极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运作,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拓展市场空间,力争尽快实现在主板市场上市的目标。
苏丝产业园绸缎部一角
这是一个被打上了时代烙印的企业品牌发展史,从1923到2019,几代员工近百年的努力,成就了今日“苏丝”的成功路。看着今天蓬勃发展的新苏丝,回望过去,依稀中,你会依然看见:那一列浩浩荡荡的船队从上海转镇江,顺京杭大运河,正向泗阳境内缓缓驶来……那正是昔日以“红梅”商标闻名的上海中孚绢纺厂,今日依然坚守打造国际一流的“苏丝”丝绸品牌、致力振兴中国丝绸产业的苏丝。
(来源:苏丝股份 编辑/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