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们这儿成立物业公司,既能增加你们的就业,又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能培养一批物业管理人才、优先录用贫困群众。”前不久,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苏高新集团下属的苏州新港物业总经理崔晓冬,为当地带去了好点子。
数据显示
仅今年前8个月
苏州高新区企业到万山区的考察就超过了10批次
在精准扶贫上
企业的“点对点”也让扶贫更有成效
打造了对口扶贫的“高新样本”
▲《苏州日报》2018年9月5日头版
印江优质香菇走上市民餐桌
让产业合作与资金帮扶更加精准
今年上半年
在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又厚又肥的高原香菇一度出现滞销
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的“食行生鲜”知道后
立刻开辟绿色通道
以“商品代言”的推广方式
“一夜间”就让铜仁香菇走向了苏州市民餐桌……
“合作,就是要优势互补,将1+1大于2的好事做细做实。”高新区扶贫部门负责人表示。于是,让“黔货出山”,成为了扶贫目标——一手牵农民,一手牵市民,让农民种得好、有销路,让市民吃得好、有保障,成为了合作共赢的一个方向。
▲3月12日,苏州浒墅关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黄锋率管委会副主任吴卫锋、经发局局长巢文宇来万山经开区考察建设发展情况。
今年8月,浒墅关经开区组团赴万山区经济开发区开展结对帮扶。考察团考察万山区鱼塘乡中心小学,只见小学操场塑胶破损,并散发出异味。为此,一起前去考察的苏州大乘环保新材有限公司,当即与该小学签订了水性跑道捐赠协议,承诺在小学3000平方米操场上建一条水性跑道,费用在50万元,今年10月进场施工,10月底就可完成。
同时,以产业合作,增强脱贫的“造血”功能,成为该区扶贫的另一个方向。上半年,该区围绕东西产业合作,推进了“园区共建”。其中,浒墅关经开区与万山区经济开发区签订了共建园区框架协议,推进东部企业入驻万山。苏州新港物业和苏州新港市政绿化则在万山区落户建立分公司,注册资金分别达2000万元和1200万元。
▲苏州新港物业和苏州新港市政绿化在万山区建立分公司
作为老牌国企的苏高新集团,还将投资1.5亿元,在万山区建立一个“苏州高新集团——食行生鲜供应链中心”项目,项目占地120亩,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
苏州高新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则将在谢桥街道牙溪村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一期拟投资2000万元,目前规划正在完善。
辖区的雷允上药业集团,也将投资3000万元在万山建设50亩朱砂药材基地。
苏州大厦商业综合体项目等,也在有序推进中。
▲今年6月,苏州雷允上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燕青一行带队赴万山进行投资考察
在资金帮扶上
今年上半年,苏州高新区、各镇街道及3大集团公司的帮扶资金已到位850万元;其中,区级资金将主要用于万山区妇幼保健院建设,乡镇结对资金将主要用于贫困村的产业发展。
同时,苏州高新区成立了对口帮扶基金目标是在“十三五”时期募集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支持万山区产业发展;至目前,帮扶基金筹集也正有序开展,已募集资金超过200万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人才交流与结对帮 扶让合作更有成效
40家招聘企业
提供数千个工作岗位
今年上半年
苏州高新区·铜仁万山区扶贫协作招聘会
在铜仁体育馆举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州高新区社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精心挑选了40家企业携数千个岗位赴万山招聘。岗位中,既有一线操作工、服务员,也有技能要求较高、涉及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作人员,还有专为妇女求职者提供的几百个住家保姆、住家育婴保姆、月嫂及住家老年照料等岗位,既可缓解苏州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又可实现东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
为更好地推进劳务合作,上半年,“苏州高新区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在贵州健康学院挂牌,“劳务工作站”则分别在两地挂牌。
胜利精密将在2018年至2019年,与铜仁市交通学校合作开设订单班教学。
苏州雷允上将与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合作设立中药学校企合作班,计划招生50人。
▲苏州雷允上与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校企合作签约现场
今年上半年
苏州高新区已开展
对万山当地的60个贫困人口为期15天的培训
通过实施精准教育培训
为企业提供合格专业人才
在人才交流上
今年万山区选派了3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来苏州高新区跟班锻炼3个月;万山区在苏州高新区设立了“万山区驻苏州高新区招商办事处”,并选派3名党政干部赴办事处工作。今年,苏州高新区教育、卫计部门将分别选派12名教育骨干教师和3名医生赴万山区开展为期1个月和3个月的支教支医活动。万山区则先后选派28名骨干教师赴苏州高新区学校跟班锻炼学习,并完成了苏州高新区学校与万山区21所中、小学校结对全覆盖。
在深化结对上
去年两地结对6个乡镇、9个村社区基础,今年又完成乡镇街道结对4个、村1个,实现了高新区7个镇街道和3个国企与万山区10个乡镇街道结对双向全覆盖和每个乡镇街道均有一个村社区结对。今年还首次探索了国企与街道结对、国企与村社区结对的新模式,结对形式涵盖了乡镇与乡镇、国有企业与乡镇、国有企业与村、村与村、社区与社区等多种形式。至目前,2018年苏州高新区每个乡镇结对资金10万元、村社区结对资金5万元,总共150万元已全部到账,将全部用于贫困村的发展。
眼下,一个由苏州高新区、铜仁万山区共同投资560万元的万山区形象展示中心正在苏州高新区积极打造,该中心不仅将成为展示万山形象的窗口,还将在该中心设立万山农产品展销窗口,在苏州设立一个“小万山”。
▲今年4月份,贵州铜仁市万山区·苏州高新区东西部扶贫协作高层联席会议暨万山产业推介会在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举行。
万山区区长张吉刚
高度赞扬苏州高新区帮扶协作工作
苏州高新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上真正体现了“三真”
——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
而苏州高新区负责帮扶工作的
虎丘区(高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国良表示
苏州高新区将全方位对接万山区
尽全力助推万山区的经济发展
助推由“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高新”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
20年帮扶路让“东西南北”共奔小康
在对口区加快奔小康的道路上
处处闪耀“高新”力量!
20多年来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的苏州高新区
帮扶“足迹”遍布了陕西定边、重庆云阳
江苏泗阳、贵州万山以及新疆、西藏、青海……
在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始终不忘共同富裕的初心
“高新”帮扶力量,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高新区积极呼应“精准扶贫”号召,不断加大对口帮扶力度、优化对口帮扶质效,仅“十三五”以来,就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1.5亿元,为江苏南北挂钩、国家东西部地区携手奔小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1997年,陕西定边
是苏州高新区对口帮扶工作的起点
医疗和教育作为民生事业的两大重心
开启了高新区对口帮扶的征程
▲陕西省定边县
在扶贫条线工作多年的一位老同志向记者介绍说,从定边县人民医院到定边县妇幼保健医院,从定边县苏州新区希望小学、定边县职教中心,到云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苏商光彩小学等,高新区累计出资募资超过了千万元,支援了对口地区的医疗、教育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同时,积极委派优秀医生、教师前往支医、支教,组织当地医生、教师来苏培训学习,通过人才双向交流,提升对口地区民生服务水平。
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
也实现了
由“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
以帮扶苏北泗阳县为例
2007年以来,特别是2014年落实苏办发22号文件精神以来,苏州高新区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为泗阳县二十多个经济薄弱村设立帮扶项目百余个,通过村企挂钩、招商引资等方式,让低收入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既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又带动了村镇乃至县域经济发展。
▲江苏省泗阳县
仅2016年以来,区四套班子领导就分别率队赴对口地区开展帮扶指导二十多批次,累计接待对口帮扶地区考察交流、开展培训18批次,全力以赴助推对口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013年开始,苏州高新区明确了主要与铜仁市万山区结对。6年来,先后组团赴万山区开展帮扶,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学校、医院、敬老院等民生工程建设。所有产业项目均建立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扶贫资金管理规范,精准扶贫不跑偏。同时努力拓展资金渠道,扩大社会帮扶面。
▲铜仁市万山区
“下一步,苏州高新区将在巩固既有帮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与万山等对口地区加强交流协作、完善帮扶机制,共创帮扶新成果。全区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扶贫开发工程,为实现共赢、共富、全民携手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打造对口扶贫的苏州‘高新样本’。”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年内,苏州高新区还将
开展贫困劳动力二次就业培训500人次
输送更多贫困人口到苏州就业
探索高新区劳模、专技人才疗养基地建设
承接万山区40名农业技术人才来苏进行技术培训
10名民政人才来苏开展社会服务管理专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