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1300幅画里,全是张家港!

2018年09月29日 17:16:43 |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他可能是全张家港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也许从未见过他,

  但却不下千百次遇见他的名字。

  比如闲庭信步世纪广场、沙洲公园,

  你会在壁刻上见到他。

  某个亭台的牌匾对联,

  某座你常路过的桥梁,

  题字落款也是他。

  这么些年他在张家港散出过多少幅字画,

  这位86岁的老人摇摇头,

  太多了。

  不过,他记得,

  自己这10余年创作的1300多幅画里,

  全是张家港!

  张家港抗日战争史话、鉴真东渡、

  黄泗浦故事、杨舍故事、

  沙上宝卷、河阳山歌、暨阳诗画……

  他每天画着画着,

  那些模糊在时光里的张家港故事,

  那些流淌在岁月里的张家港历史,

  竟在此时此刻栩栩如生!

  他就是张报君 “港城偶像·对话”栏目

  第二期主角——

  86岁老文化工作者包文灿。

1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张报君约稿包文灿,

  请他以手绘的方式,

  画出港城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迁。

  成!果!来!啦!

  ↓↓↓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大江飞舟张家港

  港城巨变40年·组图

2

3

4

5

6

  86岁的包老,

  现在每天仍保持有3小时的绘画时间。

  普通的黑色水笔,

  包老一买就是10支,

  但用不了10天。

  你问包老为什么会画画?

  祖父是御医、父亲是医生、母亲是知识分子,

  书画是包老自小就打下的底子。

  对了,从包老家中的江阴文林包氏宗谱上看,

  他还是包青天大人的第31世孙。

7

  1300余幅画给张家港的风俗画,

  始于2004年。

  第一套组画,

  包老画的是张家港的抗日革命史,

  也是他的父亲——一名地下党员的经历和故事。

  那一年,包老83岁。

  这组组图一共20幅图画,花了2个月时间。

  2015年7月7日通版刊发于《张家港日报》

  引起巨大反响。

8

  随后,包老的风俗画创作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迄今为止,

  已经创作了1300余幅。

9

  其实现在,包老右手的两个手指

  已经几乎无法弯曲了。

  查了几家医院,

  并没有给出明确诊断。

  但他还在坚持画,

  一直画到画不动为止。

  28岁从故乡江阴来到张家港,

  包老就一直以文化工作者的身份

  工作和生活在这里。

  这是他对抢救式保存张家港历史文化的使命感,

  也是他对张家港这座城市的敬意。

  第二期“港城偶像·对话”,

  我们必须让包文灿老人亮相。

  记者:包老师,港城改革开放40年的变革在方方面面,你是怎么把这段变迁浓缩进40幅画里的呢?

  包文灿:

  今年1月份《张家港日报》跟我约稿,定下了40幅图画,我创作了大概半年时间。

  前期构思时间比较长,主题涉及工农商学、衣食住行,都是老百姓切身相关的事物。定好主题,就是构思,整理一些资料,每个资料都查找相关的画、照片,有一些没有资料的,周末我女儿开着车带我出门去看一看,用手机拍下来。

  真正定了动笔画,一两天时间就能画好一幅图。

  我在张家港这么多年,很多事情都是亲身体会,其实如果让我画,我的脑子里四十幅、八十幅都能画出来。但我选的还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

10

11

  记者:包老师,你退休前的工作和画画有关吗?

  包文灿:

  我18岁参军,在海军当了四年文化教员,后来回到了江阴文化馆。

  1962年,沙洲建县,我被调到沙洲县,筹建文化馆,从此就留在了张家港,和张家港的文艺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个时候,搞文化工作,组织群众唱歌、演戏……什么都干。八十年代,筹建文联,我当了文联秘书长,一直到退休。

  后来,县里缺一个摄影的,我就开始从事摄影工作,先后发表摄影艺术作品近千幅,新闻摄影拍得比较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上都发表过,我拍的北京组画还获得了国际尼康摄影赛奖。

  60岁退休后,当时,沙洲工学院办了一个秘书班,我去兼职摄影副教授,给学生们上摄影课。十年间,我一边教学一边研究摄影理论,将我多年摄影的心得、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一共出版了11本摄影理论书籍,其中有中国第一本数码摄影书——《数码摄影指南》,再版了6次,一共发行7万册。

12

  记者:那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的呢?

  包文灿:

  我真正开始画画是70岁以后,那时候张家港在整理河阳山歌、河阳宝卷,需要配插图,我应邀绘制民俗风情插画数百幅,还出版了一本《中国河阳山歌绘本》,后来沙上宝卷、河阳宝卷等等的插画都找到我,我就开始专门搞画画了。

  现在我觉得画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构思、打草稿,定下来了再动笔。虽然我这么大年纪了,但一直在画。

13

14

  记者:您打算一直画下去吗?

  包文灿:

  要画,有任务我就画,没有任务,我也画,画到画不动为止。我想把几十年我在张家港的积累都画下来,留给张家港。我最希望的是有人可以来接我们老文化工作者的班,继续为张家港留下历史,留下文化足迹。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