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工”周建明重振苏州核雕 带领舟山村占据国内80%的市场份额

2018年01月17日 21:27:06 | 来源:引力播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核雕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明代《核舟记》使苏州核雕技艺声名大噪。苏州的核雕产业主要集中在吴中区,其中闻名全国的香山街道舟山核雕村就有500多家店面,从业人数3200多人,占据着国内核雕市场80%的份额。

引力播

  有着“鬼工”称号的周建明正是舟山村的核雕领头人,从事核雕创作40多年,现为舟山核雕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工艺美术专业高级专业资格评审专家库评委,苏州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同时,他还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

  从艺40多年 一套核雕拍出50.85万元

  周建明今年62岁,擅长核雕技艺,1975年师从原吴县光福舟山工艺厂技术厂长朱耕原,并得著名核雕前辈钟年福、须吟笙指导。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产品没有销路,原吴县光福舟山工艺厂解体,核雕艺人纷纷转行,苏州核雕业出现凋敝和传承危机。周建明大学毕业后放弃进县委宣传部工作,大规模招收学徒培养核雕技艺传承人,至今培训学员逾百人,并在全国范围宣传核雕艺术、开拓市场,奋力挽救和重振苏州核雕。

引力播

  在周建明的带领下,核雕从业队伍不断壮大,并辐射到全国。目前,以舟山村为中心,全国核雕从业人员达1.5万人左右,其中仅舟山村年产值已超3亿元,形成了产业化。周建明创立的核雕工作室,已成为苏州乃至全国核雕业内的一面旗帜,使传统核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引力播

  周建明从事核雕技艺40多年,创作题材涉及人物、动物、园林风景、核舟等,作品线条清晰流畅,立体感强,造型逼真,“在尺不盈寸”的橄榄核上体现苏工“精、细、雅、洁”的艺术特点,被业内誉为“鬼工”,《人民日报》以“周建明创新核雕”报道其艺术成果。《十八罗汉头》为全国核雕业首个国家级获奖作品,几十年来一直为全国核雕业内模仿之母本;《历代诗人》开创性的以雕刻人物配篆刻诗文,在2014年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核雕艺术大赛中获得金奖;核舟《闹元宵》复原古文《核舟记》所载其船窗可自由开闭之技艺,获得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他的代表作于2014年首次在嘉德秋拍中拍出,2016年上海熙雅拍卖会上,周建明新作《骑兽十八罗汉》以50.85万元的价格成交。

  作品集《妙手天工》 市值一度突破8亿元

  近年来,周建明分别参加国内外重大非遗传承活动及工艺美术展览60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奖30多项。他多次携核雕艺术走出国门,分别受邀赴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展示核雕技艺;多次受邀在央视节目中操作演示,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经济半小时》等栏目予以报道;艺术业绩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师精品集》《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间艺术名家指南》以及文化部主编的《影响中国100位艺术大家》等著述与刊物;写作并发表核雕专业性文章7篇,参与编撰核雕专业书籍5次。

引力播

  2016年4月,周建明作品集《妙手天工》艺术众筹在金陵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成功上市,吸引14家媒体现场采访。其中,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周建明核雕上市,通过“互联网+金融+艺术”的路径为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其他艺术门类与金融资本融合提供了借鉴和示范意义,此举在全国核雕界属首创。

引力播

  《妙手天工》上市后受到资本热烈追捧,市值一度突破8亿元,在全国艺术界、金融界引起广泛关注,也使“核雕”在短期内形成热点,核雕艺术在全国得到大范围的宣传和推广,并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的肯定。在此示范效应下,周建明带动了由核雕业内名家组成的《文心雕龙》上市,并引领刺绣、玉雕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上市。

引力播

  目前,周建明拥有江苏省作品版权登记50多项,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商标一项。周建明核雕工作室为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认定的“中国知名品牌”(重点推广企业),获得2017年度苏州市版权工作示范单位称号、江苏省首批“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工作室”称号。

  (来源:引力播;编辑/黄河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