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三联三进,推动医养服务“问题清单”转为“成效清单”

2023年12月25日 15:53:22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淮安清江浦区作为江苏省淮安市中心城区,共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2.42万人,经摸底调查,其中需要上门提供医养服务者超1.1万人,占比达45.45%,且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如何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群的医养健康服务需求,成为“老有所养、有医可靠”的痛点和难点。

  2023年以来,清江浦区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在深入开展调研、制发工作清单、报送问题进展、召开专项整治推进会的基础上,分类实施医养融合“三联三进”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医养融合服务水平,持续推动“问题清单”转为“成效清单”。

  坚持“组织联建”,实现医养融合进机构

  “老人不舒服我们都会带去医院检查,但老人身体不好,再加上人手不足,希望能有专业的医生在机构驻点。”清江浦区民政局在走访辖区九如城康养中心时了解到这里收纳的高龄、半失能老人较多,希望医疗机构可以开展常态化驻点服务。

  该局第一时间联合区卫健委、淮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联体”为技术支撑,创新启动养老院、医院(卫生院)“两院合一”融合试点模式,通过机构共建、资源共享、服务融合,为九如城康养中心居养人员“零距离”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等医养融合服务,解决老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连日来,清江浦区民政、卫健等部门针对全区养老机构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机构服务范围不广等问题,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随机调研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认真检视存在问题、迅速推进整改提升,搭建需求对接通道,引导养老机构、涉残机构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推动16家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实现共建“牵手”,有效缓解辖区养老机构的燃眉之急、特殊困难人群的急难愁盼。

  坚持“多方联动”,实现医养融合进社区

  “这是‘爱心服务卡’,持卡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助餐、清洁等生活服务,在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康养病房医疗、康养等卫生服务。”府前街道工农社区党委书记唐莹介绍,社区联合为老服务中心为有一定行动能力的老人和残疾人发放“爱心服务卡”,及时有效解决该人群的实际困难,把党和政府关心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

  聚焦辖区特殊困难人群,工农社区将医养融合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在多次摸排走访的基础上,深入检视在服务居民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居民意见建议,在全区率先创立“1+1+2”(一个智慧社区养老服务平台、一张安全网及两种工作方法)模式,推动形成社区党委、辖区党员、物业企业、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动、同心共治、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医养融合,“养”是基础,“医”是核心。为更好促进社区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良性互动,清江浦区以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为抓手,坚持试点先行、发挥网格作用、激活各方力量,推动有条件的社区(村)构建“助餐+培训+医疗+监管”医养融合服务新模式,搭建社区“15分钟养老便民服务圈”,缩短医养服务半径,延伸医养服务触角,合力推进医养融合创新模式“开花结果”。

  坚持“资源联享”,实现医养融合进家庭

  “万老,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心脏有没有不舒服啊?”12月3日一大早,穿着白大褂、背着医疗包的市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陈立芹敲响91岁老人万宜祥的家门。

  量血压、测血糖、腿部按摩、针灸治疗……一进门,陈立芹就熟练地开展检查诊疗,临走时还不忘叮嘱老人要注意饮食、按时吃药。“还没遇到过像陈医生这么好的家庭医生,一通电话马上从医院赶过来,从头检查到脚,就像家里人一样关心着我。”万宜祥说。

  清江浦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聚焦特殊困难人群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组建101个家庭医生团队,在强化团队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的同时,包片负责、责任到人,将居养人员急需的就医诊疗、康复指导等连续性健康管理服务送进家庭、送到身边,并积极打造“互联网+养老”模式,依托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辖区特殊困难人群家庭安装一键呼叫器、健康监测仪、语音通话等智能化设备,实现远程监管,让居家老人、残疾人朋友足不出户通过呼叫平台享受个性化医疗卫生服务。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