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淮阴:“患”位思考 “医”路畅通 着力打造“好看病看好病”就医新模式

2023年12月06日 16:55:16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一个电话就能请来专业的家庭医生,还能享受‘订单式’服务,方便又放心。”家住樱花小区的王阿姨日前因糖尿病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治疗好转出院时,专门签约了家庭医生个性化服务包,只要自付100元即可享受一年的定期检测、并发症筛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等服务。

  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淮阴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优化诊疗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患者“医”路畅通,让群众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好看病看好病”新模式。

  织密就医网 群众看病有保障

  日前,淮阴区马头镇更生村居民姚玉梅老人在南陈集中心卫生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做了一次胃镜检查,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里也有无痛胃镜。苏醒后,老人由衷感叹:“想不到在镇里也能做无痛胃镜,迷迷糊糊睡着了,没什么感觉,醒来都结束了。”

  淮阴区南陈集中心卫生院是淮阴区近年来重点打造的4个省级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之一。为强化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部署,淮阴区全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分别在运南、淮泗、淮沐、淮高片按照二级医院标准建成南陈集、渔沟、刘老庄、丁集等4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同时,大力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区建成省社区医院14家,18个基层单位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达标数居全省县区第一。

  记者了解到,2022年,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投入运行后,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达成结对帮扶,并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医院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积极建设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一批高水平专科,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益性医疗服务。为聚焦群众健康需求新变化,该区着力加强专科医院建设,建成了公立口腔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引入民营资本设置爱尔眼科医院、济民精神病院,打造各具特色的专科医院,满足区域内居民多元化专科医疗服务。目前,该区已初步形成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依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医疗服务体系,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优化诊疗流程 患者“少跑腿”

  “以前看病,要先到大厅里排队挂号,找医生诊断后还要排队交钱,特别麻烦。”11月28日,在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颜女士使用诊间支付后高兴地说:“现在只要用手机微信扫描就诊单上的二维码,在诊室就能完成各项交费,非常方便。”

  令颜女士感到便捷的不只是诊间支付,该院的“云胶片服务”也让她惊喜:检查过CT后,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片,不必再排队打印胶片,“不仅简化了流程,还延长了胶片保管时间,可以随时就诊查看。”

  “门诊就诊是患者就医流程的首要体验,流程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就医体验。”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张春香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院积极探索整合医疗门诊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原部分特约专家门诊、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护理门诊等10余个专业诊室区域进行精细化、科学化整合,将辅助检查设在同一个区域,患者看完专家门诊后,在本区域内即可完成缴费、检查,有效解决了患者等候、排队、奔波之苦,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不仅是二、三级医院,该区南陈集中心卫生院、渔沟中心卫生院、丁集中心卫生院、刘老庄中心卫生院、凌桥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均对门诊流程进行了改造、优化,努力让患者少跑腿、更省心。

  优化就医流程一小步,带来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一大步。据淮阴区卫健委主任吴洪乐介绍,近年来,为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该区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让数据多跑路,运用信息化技术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改善患者就医感受,让群众就医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为满足辖区居民就医需求,该区聚焦提升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等综合诊治能力目标,重点加强康复疼痛、内窥镜、血液透析、妇儿、口腔、中医等诊治中心建设,努力满足群众专业化、多样化的诊疗需求。

  专家下沉 优质医疗送到“家门口”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仇主任的服务,不仅节约时间,省去了长途奔波的多种麻烦,还省钱。”家住淮阴区淮高镇的周老爹,以前每次老慢支发作严重的时候都会跑到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现在听说仇主任在王兴卫生院专家工作室坐诊,他立刻赶来就诊治疗。

  周老爹口中的“仇主任”指的是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仇海兵,也是淮阴区下沉基层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167名专科医生之一。

  “淮安五院每周三固定安排不少于四名专家到我院坐诊及带教查房、参与团队下村随访。有病人专程来就医,病房有很多危急重症得到救治,主任带教查房也给基层医师提升个人能力提供了机会。”淮阴区王兴卫生院副院长朱先才坦言,专家“下沉”,让原来的病人跑,变成专家跑。“以前,危急重症患者我们根本不敢收,专家来了以后,我们收得更有底气。”据统计,王兴卫生院门诊量增长86.53%。今年1到10月份共计服务医疗住院2429人次,较去年增长近20%。

  近年来,淮阴区鼓励二三级医院专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挂牌”的专家每月至少到该工作室服务2次,每次至少半天,增强专家与基层群众的“黏性”。截至目前,该区已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专家工作室”30个,累计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同时,引导全区24家基层医疗机构积极加入市级医疗集团专科联盟,与市一院、市二院、保健院等市级医院构建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康复科等专科联盟20余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不出家门即可享受到二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此外,该区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扩大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规模,从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淮安市口腔医院、淮阴区妇幼保健院遴选了167名专科医生网格化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全科医师组建“1+X”全专联合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努力满足当地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深受辖区群众欢迎。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