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留在养殖塘口的各种鸟。向家富 摄
扬州的冬天是绚丽多姿的。这几天,瘦西湖风景区万花园桃源花溪景点,来了一群北方来客——小太平鸟,其独特的造型以及斑斑点点的猩红羽毛,让其成了“长枪短炮”的“模特”。这种在北方常见的小鸟,来到水乡扬州,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环境下,更添灵动,更多了一分热闹。
当然,最热闹的依然是乡村那星罗棋布的鱼塘、蟹塘以及虾塘。
扬州,水网遍布,养殖业发达。冬季,养殖塘口要干塘,塘中那小鱼虾便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饕餮客”——各种水鸟。
来扬州越冬的鸟类众多,这个时节,即使是在小区,也能遇见不少的冬候鸟。如在记者所住房外,有几棵马褂木,其种子为黄雀所喜爱,早晚都能见到它们在树上采食。
池塘里的“饕餮客”,数量众多。这些“饕餮客”天生有斥候的本领,哪里在干塘它们很快就知道,并通过特殊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群体,不久那里就会出现成群的水鸟。
池塘“饕餮客”中,白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于白鹭,扬州人是熟悉的,但人们见到它们,往往是在夏季,也就是水稻生长期。尤其是水稻插秧季,稻田翻耕,常常有成群结队的鹭鸟(多是牛背鹭)在田间觅食。因为是春夏之交来到扬州,这些鹭鸟又称为夏候鸟,它们在冬季到来之前一般就“孔雀东南飞”了。
现在池塘中的白鹭,一部分是“赖”在扬州不南迁的,而一部分是从北方迁徙来到扬州。简单来说,同一类鸟,鹭鸟在扬州既有夏候鸟,也有留鸟和冬候鸟。
池塘中的“饕餮客”,还有“鹬蚌相争”的鹬鸟。大多数鹬鸟都是涉禽,它们在浅滩中觅食,而且嘴巴一般都比较长。扬州有记录的鹬鸟种类非常多,它们也是塘口中的常客。当鹬鸟吃饱后,它们还会在塘中小憩,小憩时常单腿站立。
红嘴鸥也是池塘中常见的“饕餮客”,既有10多只小群在一起觅食的,也有几十上百甚至成千上万只聚集在一起的。
可以说,扬州的养殖塘口,是这些“饕餮客”的“美食广场”。对养殖户来说,自然是损失了不少小鱼小虾,但这样的情况,他们也都习以为常,并不会太在意。也正因为此,“饕餮客”常常为了那一口美食,每天准时来到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