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放生要科学 高宝邵伯湖今年放流3千万鱼蟹

2023年12月05日 08:24:30 | 来源:扬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湖区放流鱼蟹苗。向家富 摄

  昨天,高宝邵伯湖渔管办(简称渔管办)渔政人员在邵伯湖举行放流活动,放流鱼蟹苗300公斤。据悉,这是高宝邵伯湖湖区今年的最后一场放流活动,今年以来,渔管办共在湖区放流鱼蟹3千万尾(只)。

  今年放流鱼蟹3千万尾(只)

  高宝邵伯湖是高邮湖、宝应湖和邵伯湖3个湖的统称,湖泊水域广阔,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湖区共有5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渔政部门每年都组织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通过人工方法直接向湖泊投放水生生物的卵、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

  “修复生态环境是增殖放流的重要目的。”渔管办资环处负责人孔翔介绍,2023年共有3千万尾(只)鱼蟹等水生生物苗种被放流到湖区。

  水生生物放生要科学

  “不是任何水生生物都能向湖区投放。”孔翔表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科学放流,“放流什么品种,每一个品种放流多少,都是有所依据的。”

  孔翔介绍,在日常管理中,他们也发现,一些人私下在湖区放流各种生物,如胡子鲢、黑鱼等,这些苗种一般从农贸市场或观赏鱼市场购买。这样的苗种会给湖区水生生物种质安全带来隐患,而且从放生的效果来看,不规范的放流操作也容易导致放生生物死亡。

  不同的水生态决定放流的苗种,一般来说,如水中浮游生物多,则需要放流鲢鱼和鳙鱼(俗称花白鲢);水中水草多,就需要放流一定数量的草鱼;如腐殖质丰富,就要放流细鳞斜颌鲴等食腐鱼类。

  “放流就是通过鱼儿的食性,达到修复湖泊生态,完成水体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有序流动,保持并最终增加生物多样性。”孔翔表示。

  湖泊湿地物种越来越多样

  在高宝邵伯湖渔政三大队基地,有一个标本室,这里保存了采自高宝邵伯湖湖区的246种生物样本,浮游动植物标本75种,水生植物35种,鱼类75种。

  浮游动植物是衡量湖泊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湖泊水生态重要组成部分,如浮游植物既是鱼类饵料,也是水体溶氧的制造者。

  记者了解到,自高宝邵伯湖退捕禁捕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效益更加凸显。去年冬天和今年冬天,来到湖区越冬的候鸟明显增多,鸟浪在湖区越来越常见。

  成群候鸟是湖区生态的直接见证者,湖区为它们提供丰美的水草、鱼虾等食物,鸟儿们则用翅膀为湖区生态投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