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央视新闻刊播“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今年提前“到访”白马湖湿地的视频消息,超萌的湿地精灵在白马湖飞翔、嬉戏、潜水、觅食,用翅膀打卡淮安美丽生态环境。
近日,淮安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成员在江苏淮安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内例行鸟类普查过程中,再次拍摄到世界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学名:Aythya baeri)。据了解,青头潜鸭较去年迁徙时间提前了一个月。
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2022年青头潜鸭在白马湖湿地记录到种群数量达到125只之多,为此,越冬期全国同步调查已将白马湖收录为青头潜鸭在江苏的新分布地。青头潜鸭的出现,标志着白马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修复提升,生态屏障更加安全牢固。此外,斑背潜鸭、白眼潜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赤膀鸭等珍稀鸟类也现身白马湖,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正吸引更多珍稀候鸟来此栖息,物种多样性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位于白马湖南部水域,规划总面积27.96平方千米,西承淮河流域最大湖泊洪泽湖来水,南经阮桥河、避沉沟出湖,依次通过宝应湖、高邮湖后流入长江,是淮河入江水系重要的生态节点。经过持之以恒的保护与修复,白马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自然湿地面积比建设初期增加了21.34%,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如今,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维管植物316种,鱼类69种,鸟类21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4种,分别为青头潜鸭(极危)、东方白鹳、黄胸鹀(极危)、猎隼,国家Ⅱ级保护鸟类32种。
为保护湿地,目前仅接受团队定制化预约哦(如研学)
近年来,依托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市文旅集团旗下白马湖文旅公司以保护生态自然资源为核心,组织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鸟类保护等不同主题的“全年龄段”研学活动。通过举行湿地观鸟赛、“湿地鸟精灵”研学营等,让研学参与者直观了解湿地鸟类、湿地文化、湿地功能,以此传播生态知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全民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