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标杆城市!

2023年11月09日 17:21:28 |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9日,2023长江文化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办。《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报告2023》在会上发布,报告研究选取了22个长江文化发展样本城市,南京在6座指数得分最好的标杆城市中位列第4。

  该指数报告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研发编制,从长江文化保护、长江文化传承、长江文化发展等维度建立现代化数字评价标准体系,对长江经济带重点代表性城市的长江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量化对标分析。

  指数报告显示,以江浙城市为主的经济发达城市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发展等方面也较为领先,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总得分排名前十的城市中,9座城市为2022年GDP总量前15名的城市;浙江和江苏两省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发展方面总体推进卓有成效,处于各省中的领先地位。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加鲜明。

  报告显示,指数得分最好的6座标杆城市依次为重庆、上海、武汉、南京、杭州、长沙。这6座标杆城市引领了长江文化发展。南京市运用灵活的创作形式和新颖的传播手段打造“数智长江”发展新高地,指数综合排名靠前,极具发展潜力。

  新形势下,用科技创新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是大势所趋。南京市以数字科技赋能助力文化传承,提升市民游客对于长江文化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如世界文学之都元宇宙体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数字化项目“长江春色图”超长拼接屏互动体验、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元宇宙探索、沉浸式数字演艺《梁祝》、文化消费服务、十竹斋艺术集团的笺谱数字化成果等层出不穷,南京打造出沉浸式、可参与的数字文旅体验新产品,推动科技助力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为长江文化传承贡献了“南京范式”。

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上演文枢元宇宙光影秀。

十竹斋“数字化笺谱”互动展示。

  中国·长江文化发展城市指数,属于长江文化国家级指数工程首期研究成果,指数工程的整体推进将通过横向、纵向对比,多维度量化评估长江文化发展现状,为我国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提供数字抓手。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将AR元宇宙与大报恩寺遗址的深厚文化积淀融合。

  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市社科院院长,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院长曹劲松现场发布《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2022—2023》。蓝皮书站在全国视角,归纳阐述了长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用案例形式展现长江沿线城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要求的生动实践,并提出了新发展阶段保护传承发展长江文化的路径思考。

  长江流域绵长宽广,长江文化博大精深。南京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得到了长江文化的滋养,从北阴阳营文化、湖熟文化和吴越文化到“天下文枢”、世界“文学之都”,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孕育出了南京的文化基因。大江东去,奔涌数千年,为南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据统计,长江南京段共有南京城墙、龙江船厂遗址等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江苏省级、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市民在南京城墙博物馆参观城墙砖展览。

  南京是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关键承载区,同时也是当代长江文化的重要展示地。近年来,南京紧抓长江文化发展机遇,与国家高端智库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建南京长江文化研究院,加强与长江流域城市协作,将长江文化充分融入南京发展实际,不断丰富、发展、延伸长江文化内涵,为广大专家学者搭建一个长江文化研究的平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好地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

  此外,南京积极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南京段建设,整合南京长江大桥、浦口火车站等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符号,集纳长江游轮、长江生态示范区等文旅资源,重点打造长江文化博物馆标志性项目。

  目前,南京正在积极构建以长江文化博物馆为引领,包括西街遗址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六朝石刻保护和展示、明故宫遗址保护与展示及明外郭遗址绿色廊道、海丝文化展示片区、下关和浦口近代文化保护展示片区、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渡江胜利纪念馆及长江大桥展示园、世界文学之都数字展示平台、新济洲和八卦洲生态保护示范片区等10个项目在内的“1+10”项目体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