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站—城—山—河”融合的城市新客厅,构建辐射苏皖、链接区域的新门户。近日,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城市设计对外公示,征询公众意见。
△规划区位图
南京北站位于江北新区直管区,毗邻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本次规划涉及南京江北新区NJJBb070单元,总面积12.6平方千米,将构建“站—城—山—河”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并从规划定位、配套设施、绿地系统、城市设计、综合交通等多维度对区域发展方向给出进一步指引。
规划定位
△北站站房设计效果示意图
辐射苏皖、链接区域的新门户。南京北站是国家“八横八纵”高铁网中沿江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沿江东西通道(沪渝蓉高铁)与粤海南北通道(粤港澳大湾区至环渤海经济圈通道)交汇的主客站,宁滁一体化城际轨道换乘的重要枢纽,南京三大铁路客运枢纽之一,将成为江北新区辐射苏北、皖中北地区以及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新门户。
站城融合、城景交融的新客厅。规划设计采用站城融合发展理念,打造高铁枢纽与城市发展高度融合的区域;规划区紧靠老山,既是高效便捷的城市门户,也是吸引人停留,实现“展金陵之韵、汇山水之气、融江北之美、显新区之貌”“站—城—山—河”融合的城市新客厅。
△北站站房设计效果示意图
创新先导、双区联动的新引擎。规划区以高铁枢纽经济为引领,发展商办、研发和旅游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带动江北新区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南京北站枢纽的建设将大大提升江北新区对外开放水平,助力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的联动发展,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空间结构
△规划结构图
规划区将构建“一核+一带+两廊+四轴+四节点”的空间结构,其中:
“一核”是依托北站枢纽及站前区打造的南京北站枢纽核心;
“一带”是环老山森林公园打造老山生态文旅带;
“两廊”为沿朱家山河、后河形成两条生态景观廊道;
“四轴”为“站—城—山—河”融合的四条发展轴,包括站前空间主轴、高铁研创轴、站东山水景观轴、站西山水景观轴;
“四节点”为结合轨道交通、山水景观、社区布局等设置的一个文旅休闲节点和三个社区生活节点。
配套设施
△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规划区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由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居住社区中心用地、商业用地、科研设计用地、娱乐康体用地、商办混合用地等构成;规划构建“居住社区—基层社区”的两级居住区组织模式,配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物业综合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儿童老人活动场地等设施,构建15分钟生活圈,形成居住社区中心2个,基层社区中心8个。
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图
规划区衔接南部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构建“两带三廊,多园成网”的绿地系统格局,推动“站—城—山—河”有机融合,为市民提供高品质休闲空间。其中:“两带”为朱家山河绿带和后河绿带;“三廊”为站前山水廊、站东山水廊、站西山水廊;“多园”为各类城市公园和广场,提供灵活便捷的市民休憩场所;“成网”由滨河绿地和主要道路沿线绿带构成。
景观系统
△空间形态引导图
△生态景观系统规划图
规划区结合水系、绿地公园、绿道等规划多条生态景观渗透廊道,南连老山与乡野地区,北通后河、朱家山河生态景观廊道,形成“站—城—山—河”有机融合的生态景观系统。整合老山、朱家山河、后河等生态景观资源,打造三大山水景廊与铁路公园,营造蓝绿交织、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综合交通
△综合交通规划图
规划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其中:规划快速路四条,“两横两纵”快速路网包括浦六路、北站快速路、宁连高速公路集散道、纬三路西延;规划主干路五条,形成“三横两纵”的格局,红线宽度为40—60米;规划次干路八条,形成“三横五纵”的格局,红线宽度为30—40米;规划支路以服务组团为主,解决局部交通问题,红线宽度为18—28米。
01
公示地点
1.江北新区网站
2.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大道292号
02
公示单位
江北新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03
公示时间
2023年11月8日至2023年12月7日(共30天)
04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jbxqgtj@163.com信件邮寄地址:南京江北新区凤滁路48号617室(信封下方请注明对《南京江北新区NJJBb070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南京北站枢纽经济区城市设计》的意见)邮编:2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