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特需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如何让同学们学会和特需学生相处?近日,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蒋王分校小学部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们懂得理解他人,在接纳和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快乐,让特需学生感受更有温度的教育。
后背挺直、双手叠放、目光有神……在一年级的教室里记者看到,洋洋(化名)正在和普通学生一起认真听课。“虽然他现在不能完全理解课堂的内容,但至少已经学会保持课堂纪律,安静地听老师讲课了。”班主任告诉记者。
洋洋是一名特需学生,刚进入班级时并不能融入集体生活。“洋洋刚刚进入到小学这样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他还不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想要让他在班上安静地学习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学校副校长周娟告诉记者,在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学校先后为孩子安排了陪读老师和单独的导师,“由于孩子和他妈妈的关系比较亲密,因此我们现在以老师为主导,让他的妈妈陪着他一起学习,通过妈妈的引导和帮助,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在学校里,洋洋并不是唯一的特需孩子,虽然他们的情况都不相同,但他们的家长都有着同样的愿望:让孩子在普通学校多跟其他孩子接触,共同学习成长。“现在我们学校大约有十多名特需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融合教育,让他们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周娟表示,让孩子们融入课堂只是融合教育的第一步,“要把这些孩子放到教室中间来,放到活动中间去。”
“目前,我们为这些特需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跟踪学生学习及身心健康情况,邀请特殊教育专家与普通教师协同备课,为每一位特需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同时,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特需学生制定了有针对性、体验式的活动。”周娟介绍道。
“经过几年的学习,孩子现在已经和老师建立起了链接,非常感谢老师们的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未来的更多可能性。”一位家长激动地告诉记者。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肖讷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