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煜捷 英语老师

2023年10月23日 14:47:41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师者,以德而耕,识获山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言传身教,育人有方。

  康煜捷,六年级英语老师,二级教师,种子教师,现任教六年级英语,从教六年以来,多次开设校级、区级公开课。在建邺区组织的论文、案例评比中多次获一二奖,建邺区第六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活动中获特等奖,任教班级学生参加的各类英语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一路走来,这句话一直勉励着我。

  今年是新城南校建校十周年,也是我工作的第六个年头。六年前我成为了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很荣幸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成长,每一个闪亮的、独一无二的孩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师生之间最好的关系应该就是亦师亦友吧。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相遇,遇见孩子,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入职六年,教过的孩子有一二年级的小豆丁也有五六年级的翩翩少年,更有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到六年级毕业陪伴了整整四年的可爱孩子们。在我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成长是件有趣的事,很荣幸学生的成长有我的参与。孩子年纪尚小的时候,老师是权威的,是不容置疑的,老师面前不敢有半点松懈;等孩子们年纪稍长一点,老师是榜样,是朋友,班上的孩子会因为一道题、一件小事,和老师侃侃而谈;会在老师用镜头记录时,毫无保留地展露出他们的笑靥;会迸发强烈的求知欲,认真地聆听老师的一字一句。我时常说我很幸运,能遇到这样一群孩子,同时我也努力把最专业的一面展现给孩子们。

  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教书育人,是一件伟大的事情。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以爱之名,与学生相互理解,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六年来,虽然有很多瞬间被会气得肾上腺素飙升,但很庆幸,我没有放弃,而是不断自我调整和孩子一同成长。教学相长,教师是孩子求知路上的引路人,孩子有时也是老师职业生涯的“辅导员”。四年级课堂上发生的一幕令我印象深刻。英语课文背诵的检查是新授课之后的常规项目,孩子们对此也都很紧张,课前进教室准能看到孩子自发地读书、背书。铃声响起后,我首先就进行了课文抽背,没想太多就直接点了班上一个调皮男生小H的名字,毫不意外,他不会背。可是没想到下一秒小H竟“哇”地一声当众哭出了声,边哭边委屈地说道:“老师!你为什么每次都喊我!”全班哄堂大笑,我一时间,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也很惊讶平时如此调皮的孩子竟然也这么要面子,转瞬间又觉得孩子说的好像很有道理,我确实近期都在课堂上抽他背书。课后,我和小H单独聊了聊,他说最近忙着比赛,的确是没时间背课文,但没想到老师每次都会喊到他。我也对小H的情况表示理解,并且约定,以后会用多种方式抽背课文,但他必须忙过这几天就把落下的课文补背上。接下来的几次课文抽背,我换了不同的形式也刻意避开了几次没有抽到小H同学,虽然我的心里是没有把握的,但我必须表现出充分的信任,让他感受得到。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孩子告诉我,小H背书变得积极了,果不其然,在后面几次背书中,偶然再抽到他时,他没有再哭鼻子而是流利地背出了课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我想,在这个事件中,是老师的信任给了孩子无形的鼓励,也是孩子的直言不讳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成为孩子心目中更喜爱的老师。

  如此种种,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教授和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成长,但同时,我也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

  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承载的是爱与责任。杨绛先生在《我们仨》写道:“把别人还给别人,把自己还给自己,让花成花,让树发树。”是啊,好的教育何尝不是让花成为更绚丽的花,让树成为更茁壮的树呢?愿每个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layer
快乐分享